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朱竞从历史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朱竞

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作家王蒙也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

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症状。出现了“失语”,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文革”语言的影响,“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

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

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化”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国家中以中国为最大。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英文。

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为原因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我的理解是,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50%左右。这意味着汉语的魅力和公信力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人们会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感到高兴和自豪。

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100多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选自《汉语的危机》,有改动)

9、联系全文,下列不属于“汉语危机”的事实的两项是(5分)

A.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

C.许多作家主动选择“西化”的表达方式,出现“失语”的症状。

D.汉语在一百年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

E. 学生作文使用网络语言,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10、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3分)

答:                                                                                 

                                                                                  

11、结合全文,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呢?(4分)

答:                                                                                 

                                                                              

答案

9B DB项,全球“汉语热”升温与汉语危机没有直接的联系。D项,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不是汉语危机的体现)

10、①英语、拉丁文等外语的威胁;②许多作家对汉语不尊重,“西化”色彩浓重;③“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④网络向现实生活的渗透。(答对三点即可,一点得1分)

11、①政府应加强立法,确保每个公民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

②作家带头在文学创作中不使用“西化”语言,多用规范的汉语语言。

③从小做起,在学生中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④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降低汉语交流的障碍率。(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题目

Some people go back to university to ____ more knowledge after having worked for
Some people go back to university to ____ more knowledge after having worked for many years. A. require              B. inquire         C. acquire               D. requ
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主要
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主要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不纯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NH4C1溶液(FeCl3)NaOH溶液过滤 B苯(苯酚)浓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                           
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但随着现代
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下列对此理
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
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
 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
 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
假定你是李华.你班同学决定为小明举办生日聚会.请你写信邀
假定你是李华.你班同学决定为小明举办生日聚会.请你写信邀请外教Susan参加,要点包括: ⒈ 时间:周五晚8点至9点 ⒉ 地点:学生俱乐部 ⒊ 内容:生日歌、
如图所示是利用丙烯和对二甲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W的转化
如图所示是利用丙烯和对二甲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W的转化关系示意图. 已知:①C不含甲基,B可以发生银镜反应,1molD与足量钠可生成22.4L H2(标准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