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20.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21.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描写音乐给听者带的感受?(4分)

答案

20.“独”突山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分), “空”表现了离人远行、无所相依的情景(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2分)。

21.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利“啼呜”的描摹(2分)写山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1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本题“独”“空”显然是创设一种意境,表达内心的思念之情,答题时结合诗句解释清“独”指自己孤独,“空”指楼内空空,由此渲染出一种“孤寂、凄冷”的区分,表达思念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表现手法的题,解答此类艺术手法题,要从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几方面入手探究,由颔联“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中的“似”“如”二字,很容易能够看出是“比喻”,但比喻的本题和喻体还要进一步的研究,本诗写的是“声音”而喻体想象是“视觉”的东西,应该是“通感”,效果是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答题时先明确手法,然后答出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肄(yì)业     懵(měng)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肄(yì)业     懵(měng)懂     义愤填膺(yīng) B.塞(sè)责     忖(cǔn)度     浅尝辄(zhé)止 C.弭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不为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物体的加速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判
指出下列病句的错误 ①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
指出下列病句的错误 ①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②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
(16届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2016届九年级10月月考)仿照画
(16届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2016届九年级10月月考)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振兴之路,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振兴之路,其中1919、1949、1979和2009年的主题先后是                     (    )     A.科
 “蚁穴溃堤”这一成语揭示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蚁穴溃堤”这一成语揭示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如图所示的某种容器的体积为90cm3,它是由圆锥和圆柱两部分
如图所示的某种容器的体积为90cm3,它是由圆锥和圆柱两部分连接而成,圆柱与圆锥的底面半径都为r cm.圆锥的高为h1 cm,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圆柱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