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梅 花

陈 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注 ①陈亮:南宋爱国诗人。②东君:司春之神。

17.这首诗着重表现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你认为诗中梅花的形象和作者本人有着怎样的联系?

18.“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已成为千古名句。在本诗里,这一联写的是什么意思?后人引用这一联,可用来表达什么意思?

答案

17.①开花早,报春信,不畏严寒。②作者以梅花自比,梅花的形象寄寓着作者坚强的性格、高洁的品质。(每点3分)

18.梅开花早,竞吐芳香的百花都落在了梅花的后面。(2分)敢于首开风气,敢为天下先。(3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此诗为咏物诗,诗人刻画事物的形象一般有所寄托,常用的手法是托物言志。此题考查考生对梅花形象的分析把握,以及分析作者借梅花表达的寓意。颔联表明了梅花先于其他花先开,颈联承接上句的“先”,“欲传春信息”写梅花能报春信,“不怕雪埋藏”写出了她不畏严寒。由此可知梅花是坚强的、高洁的。诗人正是借此物来表达自己的清高和不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赏析,赏析诗句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比如手法、意象意境、思想感情、炼字等。此题已经提供了赏析角度,一是内容,二是内涵。梅花的特点从二、三两联可以看出,这一联实际强调了梅花开花之早。至于后人引用之意,只要扣住“先”字,可表达的意思较广泛。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城市上空常常笼罩着相当厚的大气污染层,其主要的污染成
城市上空常常笼罩着相当厚的大气污染层,其主要的污染成分是(    ) A.CO2、水蒸气                                 B.稀有气体、SO3、
(2009·赤峰)向装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
(2009·赤峰)向装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入稀H2SO4至过量,有关溶液pH和滴入稀H2SO4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6分)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
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6分)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
下列实验中产生现象与对应图形(纵坐标n均表示产生的Al(OH)3
下列实验中产生现象与对应图形(纵坐标n均表示产生的Al(OH)3的物质的量)不相符的是 A.在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B.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至过量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切实落实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
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
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9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数1.71.11.00.60.4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