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小题。
调笑令·渔父
苏轼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调笑令·归雁
苏轼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外春来苦寒。寒苦,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注:两首词都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17.简要分析第一首词是怎样刻画“渔父”形象的。
18.第二首词中“将飞却下盘桓”反映了“归雁”的什么心理?
19.两首词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小题。
调笑令·渔父
苏轼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调笑令·归雁
苏轼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外春来苦寒。寒苦,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注:两首词都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17.简要分析第一首词是怎样刻画“渔父”形象的。
18.第二首词中“将飞却下盘桓”反映了“归雁”的什么心理?
19.两首词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17.环境烘托(侧面描写),微风细雨、日暮长笛烘托出渔父的从容(洒脱)、悠闲;选取典型细节(正面描写),从渔父的装束和日常生活情景入手勾勒人物形象。
18.思归北方,但又担忧塞外苦寒,难以选择落脚之处的矛盾、犹豫心理。
19.异:第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归隐田园的愿望;第二首词表现了词人欲归不得的无奈和随遇而安的超脱。同:两首词都表现出词人仕途失意之后自我解脱的旷达情怀。
【解析】
17.
试题分析:怎样刻画,也就是问运用什么手法刻画,因此可以从表达技巧这一角度分析。词中写景的内容为侧面描写或烘托;“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等语句为正面描写,写出渔父的装束、日常生活等内容。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理解诗句内容,“将飞”是指雁要飞回北方去了,“却下盘桓”是指雁又低飞徘徊,不愿离开南方的矛盾心理。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比较鉴赏题,可以分别体会然后再作答,第一首词写出了渔父的渔父的从容、洒脱、悠闲,表达的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第二首词写的是归雁的思归以及矛盾的心理,表达的也是作者思归之心,“且住”二字表现了作者的随遇而安的洒脱,明确了这些内容,即可分条作答。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