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a ,b
(2)在装药品之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
(3)你认为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4)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5)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6)要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7)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气 .若实验时改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反应条件是 .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 专题: |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
| 分析: |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操作步骤分析; (3)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 (4)先移导管后熄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正放在桌上; (6)证明气体收集满,需说明在集气瓶口存在气体,排水法可用观察; (7)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
| 解答: | 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试管;b集气瓶; (2)为确保制取气体的实验成功,在加入药品前应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防止因装置漏气而不能收集到气体且造成药品的浪费; (3)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 (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如果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说明高锰酸钾进入了水槽,这说明在装药品时少了一个操作,即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然后再停止加热,这两步若颠倒,则水槽里的水会倒流入大试管中,大试管突然遇冷会破裂; (5)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正放在桌上; (6)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满时会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7)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2)检查装置气密性(3)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4)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破裂;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5)正放(6)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7)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 |
| 点评: | 本题主要是对书本上学生探究实验的复述,因此做好实验是解答本题关键,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制取气体所选用的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有两种:固体加热型和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