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或问日:“劝齐伐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或问日:“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①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日:‘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日:‘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日:‘为天吏②,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日:‘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日:‘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日:‘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①沈同:齐国大臣。②为天吏:奉行天命的天子。
20.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齐圜讨伐燕国,是战国中期的一项重大事件。孟子认为,燕国的国政败坏,民众因此遭受苦难,所以是可以讨伐的。
B.孟子指出,讨伐燕国者必须施行优于燕国的政治措施,否则,伐燕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
C.孟子认为,燕国的国政败坏,齐人身为天吏,替天行道,可以讨伐燕国。但如果让燕国人讨伐燕国人,则不值得鼓励。
D.孟子认为,礼乐征伐这样的大事,不是谁都有权力去做的,因此他明确反对让像燕国一样暴虐的同为诸侯国的齐国去讨伐燕国。
21.孟子是认为燕国可以讨伐,杀人犯可以杀掉么?为什么?(4分)
20.C
21.不是。孟子认为要讨伐不义的诸侯,必须是“为天吏”。要杀掉杀人犯,必须是执法部门的人。孟子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法治问题。
【解析】
20.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带入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C孟子认为,只有天吏可以讨伐暴虐的燕国.他明确反对让像燕国一 样暴虐的齐国去讨伐燕国。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2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从文章中找到孟子关于讨伐杀人的语段,先疏通句意,然后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和自己的判断,可抓住“‘为天吏②,则可以伐之。’”‘为士师,则可以杀之。’可从法治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齐国攻打燕国.有人问道:?(您)鼓励齐国攻打燕国,有这目事吗?? 孟子说:?没有。沈同问‘燕国可以征伐吗?’我答复他说‘可以’,他们认为这个说 法对,便去征伐燕国。他如果问‘谁能去征伐燕国?’那我将答复他说:‘奉了上天便 命的人才可以去征伐。’就好比这里有个杀人犯,如果有人问我:‘这个人该杀吗?’ 我就回答说:‘可以。’他如果再问:‘谁可以去杀这个杀人犯?’那我就会回答说: ‘做法官的才可以杀他。’现在,让一个跟燕国一样无道的国家去征伐燕国.我为什么 里鼓励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