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辛弃疾的生态观    安立志 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辛弃疾的生态观    安立志

①“生态平衡”显然是现代词语,英国的生态学家布赖恩?巴克斯特就宣称:“在意识形态的天空,生态主义是一颗新星。”这无疑是说,在古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中,“生态主义”根本就不会产生。然而,中国古代没有“生态主义”的词汇,不等于没有注重“生态”的观念。读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还真发现了一首关于生态平衡的作品《鹊桥仙?赠鹭鸶》,全词是这样的: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② 稼轩先生这首词很别致,他以人鸟对话的形式,以风趣幽默的口吻,向白鹭传达了他对保持生态平衡的关注。他首先对白鹭晓之以理,告诉它,门前小溪里的鱼儿寥寥可数了,不能再捉了(“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接着又对白鹭动之以情,告诫它,应当像主人体谅它一样体谅鱼儿的命运(“主人怜汝汝怜鱼”)。既然白鹭不能再到溪里捉鱼,那么,它的三餐如何解决呢?辛弃疾先生耐心地告诉它,在“远浦”“别渚”,“虾”“鳅”之类食物所在多有,混个肚儿圆绝对没有问题(“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他甚至激赏白鹭,在它乘风觅食、饱餐返程之际,风吹着羽冠,简直“帅呆”“酷毙”了(“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在辛弃疾先生笔下,这种人鸟对语、物我共处的映象(“要物我欣然一处”),是一种多么怡然、多么恬静、多么协调、多么天趣的生态境界。而这与今天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完全契合的。

    ③ 应当说,稼轩先生基于平衡与制约的生态观,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禹当政期间,就曾颁布过一项“政府法令”:“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逸周书?大聚篇》)正是基于“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文子·上仁》)的施政传统和执政实践,后世的思想家们将这种传统和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概括和论述。如:孔子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篇第七》);孟子关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吕氏春秋?义赏》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等。

    ④ 稼轩先生关于“生态平衡”的思想,在他的词作中,并不显得突兀或孤出,他所追求的“物我欣然一处”,正是我国古老文化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一“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6分) ( )

A.英国的生态学家布赖恩?巴克斯特就宣称:“在意识形态的天空,生态平衡是一颗新星。”

B.布赖恩?巴克斯特的话表明了在古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中,“生态主义”根本就不会产生。

C.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生态主义”的词汇,但辛弃疾的作品里有注重“生态”的观念。

D.辛弃疾笔下人鸟对话的境界与今天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完全契合的。

E.大块朵颐一餐鱼儿后的鹭鸶乘风归来之际,被风吹拂着羽冠,简直“帅呆”“酷毙”了。

 下列各项,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辛弃疾所告诫白鹭的“溪里鱼儿堪数”,体现了我国古老文化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一“生态观”。

B.《鹊桥仙·赠鹭鸶》决非荒诞奇异的无聊与搞笑,描绘的是一种怡然、恬静、协调、天趣的生态境界。

C.词人作品中的“鱼儿”与“虾鳅”都是鹭鸶的美食,都是构成和谐自然生态的一分子。

 “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文子·上仁》),是后世的思想家们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概括和论述。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生态主义’的词汇,不等于没有注重‘生态’的观念”,结合全文,请概括作者持这一观点的依据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文题为“辛弃疾的生态观”,文中第③段与辛弃疾的“生态观”有关吗?请说明理由。(5分)

答案

 【小题】A、E  【小题】D

 【小题】(1)文学家对保持生态平衡的关注。如:辛弃疾词《鹊桥仙?赠鹭鸶》。(2)政治家颁布的法令。如在禹当政期间颁布的“政府法令”。(3)思想家的理论概述。如孔子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

 【小题】有关。(2分)理由:这一段是阐释辛弃疾的生态观,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事实上的论据,进而说明辛弃疾的“生态平衡”的思想,在他的词作中,并不显得突兀或孤出。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解析:

 【小题】 A偷换概念,“生态平衡”应为“生态主义”;E“大块朵颐一餐鱼儿”错,应为“虾、鳅”

 【小题】 断章取义,“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是“施政传统和执政实践”,而非“后世的思想家们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概括和论述”

 【小题】 

 【小题】

相关题目

---Have you packed the costume         father bought for you      
---Have you packed the costume         father bought for you        ? ----No, mum. I’ll do it in a minute. A. /; yet     B. who; yet    C. which; already    D. what; alread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混沌(dùn ) 洗漱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混沌(dùn ) 洗漱(sù ) 食不果(guǒ)腹 察(chá )言观色 B.模(mú)样 庇(pì) 佑 无耻谰 ( lán )言 返
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无线粒体,只
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蓝藻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
(09邯郸市高一质检)(12分)下面是某化合物的结构式,请
(09邯郸市高一质检)(12分)下面是某化合物的结构式,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组成该化合物基本单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
袋中共有100个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其中有40个红球
袋中共有100个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其中有40个红球,从袋中摸出一球,摸出白球的概率是0.23,则摸出黑球的概率是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                        A.Ⅰ过程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B.细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长约0.8 m直径小于1 m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长约0.8 m直径小于1 mm,电阻在5 Ω 左右.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米尺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测三次,求出平均长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