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3分) 棉花里的父亲 章中林 ①回家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3)

棉花里的父亲

章中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钻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好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第4期,略有改动)

11.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文题的理解。(3)

答:                                                                

                                                                   

12.按要求品味语言。(4)

(1)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品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2)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请任选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                                                                

                                                                   

                                                                    

                                                                    

13.“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3)

答:                                                                

                                                                   

1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段的作用。(3)

答:                                                               

                                                                   

答案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题的理解。“棉花里的父亲”从表面看指父亲在棉田里劳作,在棉花上睡着了;深层含义指父亲的一生都扑在棉花田里,棉花就是父亲的希望,就是父亲的攒钱罐。

答案:表层含义:①指在棉花田里劳作的父亲;②指侧躺在棉花上睡着的父亲。

深层含义:①指棉花承载着父亲全部的希望;②指父亲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这棉花田里了;③指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

12.【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第(1)句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跪拜”表现父亲对棉花的态度,表现棉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第(2)句自选角度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和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结合语句内容体会表达效果。

答案:(1)“跪拜”一词体现出父亲侍弄棉花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突出棉花在父亲心中的神圣地位。

(2)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核桃比喻父亲的脸,用柘树枝比喻父亲的手,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苍老、瘦弱、憔悴的形象,表现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

示例二:运用外貌描写的手法,对父亲的头发、脸、手进行细致地刻画,表现了父亲的苍老、瘦弱、憔悴,突出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

13.【解析】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根据语境,联系上下文,能体现出感恩、劝慰之意,表达通畅即可。

答案(示例)父亲,这么多年来,为了全家,您不辞辛劳,整日忙碌,您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太多太多了。现在,我们都长大了,该是我们报答您的时候了!希望您不要这样劳累了,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吧。

14.【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作用的把握。第⑩段是结尾的段落,结尾段一般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揭示中心,画龙点睛。

答案:结构上:点题,收束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写出了父亲的精神给“我”的影响,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由衷的热爱之情。

相关题目

If it looks like a fish and swims like a fish, it usually is a fish. But not the
If it looks like a fish and swims like a fish, it usually is a fish. But not the new, lifelike robot fish developed by UK scientists, which have been swimming around the London Aquarium(水族馆) as
Hawking became world-famous in _______. A.his thirties in the 1970’s     
Hawking became world-famous in _______. A.his thirties in the 1970’s         B.the thirties in his 1970 C.his 30s in 1970’s               D.the thirties during the 1970  
村民自治的基础和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是 A.自己选
村民自治的基础和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是 A.自己选举当家人                         B.制定村规民约     C.民主评议村干部   
一质点分别受到下列几组共点力的作用,一定能使质点产生
一质点分别受到下列几组共点力的作用,一定能使质点产生加速度的是(    )A.25N,15N,40NB.10N,15N,20NC.10N,20N,40ND.2N,4N,6N 
—The company has been performing poorly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In my v
—The company has been performing poorly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In my view, it needs to _______ its image. A.hold up                         B.take up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正方形和圆形是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正方形和圆形是生活中最常见图形,人们也由此联想到人自身的一些品格——有人认为“方”就是“方正”
下列物质中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下列物质中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水银       C.空气       D.稀有气体
改革是需要智慧的,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推进步伐的轻重
改革是需要智慧的,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推进步伐的轻重缓急等等都很重要,这些细节可能会决定或影响改革的成与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