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年,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揩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材料三  郑观应说:“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一心,教养有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1)指出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答案

(1)(亮明观点,结合材料分析理由)观点:仇视外洋事物,不学西方技术。  理由:中国人才多,科技先进;学习西方会影响清朝统治。

(2)(总结变化,辩证评价)变化: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评价:认识到学习西方技术能增强国力;但未认识到学技术同时也应学制度。

(3)(指明派别,对比不同主张)派别:早期维新派。  新主张:设议院,学西方制度(君主立宪)。

(4)(从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与学习西方的过程思考)趋势:从盲目排外到主动学习;从学西方技术到学西方制度。

相关题目

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氢原子中的电子以速
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氢原子中的电子以速度v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运动,用e表示电子的电量,则其等效电流的电流强度等于.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野兔一草一狼 B.松树体内水分输送的方向是:叶一茎一根 C.人体肺部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铜催化下,用加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铜催化下,用加热的方法检验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B.实验室中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制备乙酸乙酯C.为便于观
As a rule we deliver the goods within seven days, but in case of u _____ order,
As a rule we deliver the goods within seven days, but in case of u _____ order, we can deliver them within four days.  
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
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Fe(OH)3]。下列说法不正确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杯内各放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杯内各放一个同样的电加热器,且通电时间相同.由此可知:A.煤油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吸收的热量;B.煤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满足向量 与共线,且点都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满足向量 与共线,且点都在斜率为6的同一条直线上。    (1)试用,与n表示; (2)设,,且12<a≤15,求数列{}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羸弱  沉湎  断章取意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羸弱  沉湎  断章取意  轻飞慢舞 B. 测隐  取缔  冥思暇想  迫不及待 C. 挑衅  缜视  怒不可遏  通霄达旦 D. 赃物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