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13.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
14.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 “凉”的原因。(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13.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
14.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 “凉”的原因。(6分)
13.①用典(1分)“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的飘零之况;(1分) “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之痛(1分)
②借景抒情(1分)“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勾起诗人对身世的感叹,“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1分)
14.①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家国沦亡的悲凉。(每点2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明确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情感。结合全词分析,“客身”“新亭”是用典;“疏雨”“桐叶”“淡月”景中含情,借景抒情。结合注释背景分析典故、景物写出了怎样的身世、怎样的情感、怎样的心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枕簟凉生:枕簟,枕席。泛指卧具;“凉”,基本义是温度低,喻灰心、失望。可从自然、身世、家国三个方面的“凉”进行分析:秋天了,天气传冷,渐生凉意,是自然使然;被俘羁押的坎坷身世之凉,是命运使然;丧国之痛的悲凉,是亡国使然。鉴赏诗歌的语言,常常从它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考虑,结合诗歌特定意象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