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题。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日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僚。昭常枕则膝卧,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初,则及临淄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日:“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曰: “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
后则从行猎,槎桎拔,失鹿,帝大怒,踞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帝曰:“卿,直臣也。”遂皆赦之。然以此见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谥曰刚侯。
(选自《三国志》)
槎桎(cházhì):拦截野兽的围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至,道病薨 薨:古代称天子之死
B.少以学行闻 学行:学问品行
C.辟公府,皆不就。 辟:征召
D.德流沙漠 沙漠:指西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过其郡,见则悦之 见其二子焉
B. 所在有威名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C. 遂皆赦之。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D.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魏文帝称苏则:“直臣也。”以下句子中能直接表现苏则“直”的一组是( )(3分)
①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②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
③悉收督吏,将斩之 ④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⑤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⑥然以此见惮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9. 下面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然以此见惮。
A.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B.贤哉,回也。
C.当仁,不让于师 D.不仁者远矣。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则很有管理才能,他体恤百姓,安抚异族,赏罚分明。他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使他们
丰衣足食,颇有政绩。
B.苏则反对魏氏废汉自立,面对魏文帝的指责,他非常紧张,想用正当的理由辩解,后被别
人阻止。
C.苏则为人正直,无论对朝臣还是对帝王,他都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因而,他的谥号为刚侯。
D.苏则年轻时曾谢绝了朝廷的征召,后来由平民出任酒泉太守,几经调任,所在之处都传颂
他的威名。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B.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C.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D.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2分)
(2) 子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