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后面小题目。金 陵 驿① 文天祥 草合②离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后面小题目。

金 陵 驿①

文天祥

草合②离宫③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草合:草已长满。③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9.首联写了哪些意象?请选择两个意象分析它蕴含的深意。

10.颈联和尾联突出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9.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色,暗喻南宋王朝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

10.(1)用典。本诗主要化用典故,委婉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全诗沉郁雄捷,充分体现出诗人的爱国精神。“山河风景元无异”化用《世说新语》记王导“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语,“城郭人民半已非”化用丁令威“去年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句,表现了“国破山河在”的深深悲慨。“芦花”句暗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故垒萧萧芦荻秋”,寓“一片降幡山石头”的亡国之恨。这在刘禹锡是怀三国的东吴之古,而在文天祥是写今日之悲,他的沉痛要深切的多。“旧家燕子”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典故。尾联“化作啼鹃带血归。”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古蜀国望帝杜宇死后,化为子规,子规就是杜鹃。杜鹃啼声凄厉,能动旅人归思。诗人用此典故表现了他对故国无比眷恋、无比思念的深情,体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忠贞不二的爱国精神

(2)设问。颈联说到自己年岁已老,国破家亡,不知以前屋檐下的燕子将有谁为新主人,深切表达了自己家园不再的亡国之痛。

【解析】

9.

试题分析:第一问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首先理解意象,意象即融入了作者情感的人、事、景、物等。从从诗中提炼概括即可,一般应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如本题的“离宫”“孤云”等。也可以去掉前面的定语,找到核心词语,应该注意意象本身是名词,不应该找动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就可找出:草 、离宫、夕晖、孤云。第二问要求选择两个意象分析它蕴含的深意。其实就是问意象的作用,可以从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旨,渲染氛围等角度来作答。本题该从渲染氛围的角度作答。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中的自然形象,一般设问方式是:写了什么场景?写了哪些景物?写了哪些意象?为什么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作答:  ①用名词性短语概括。如果问有哪些意象,从诗中提炼概括即可,一般应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如本题的“孤云”等。如不好组织,也可以去掉前面的定语,找到核心词语,应该注意意象本身是名词,不应该找动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②用形容词性短语概括。有时候问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或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实际上就是让考生找出其定语,而定语主要是由形容词性短语来充当。如“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色”。如问自然性意象的作用,一般可以从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旨,渲染氛围等角度来作答。本题则应从渲染氛围角度分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手法。由题干确定范围颈联和尾联,再根据“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可断定是考表达技巧的,并且只答运用突出的一点就可以。通过理解诗歌可知是用典手法。颈联“芦花”句暗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故垒萧萧芦荻秋”,寓“一片降幡山石头”的亡国之恨。这在刘禹锡是怀三国的东吴之古,而在文天祥是写今日之悲,他的沉痛要深切的多。“旧家燕子”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典故。尾联“化作啼鹃带血归。”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古蜀国望帝杜宇死后,化为子规,子规就是杜鹃。杜鹃啼声凄厉,能动旅人归思。诗人用此典故表现了他对故国无比眷恋、无比思念的深情,体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忠贞不二的爱国精神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至少两种以上。如问“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可答一两种即可。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此题抓住上下阙内容,很容易得出对比的手法,然后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相关题目

.下列对古代灌溉工具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下列对古代灌溉工具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翻车       ②筒车        ③风力水车         ④高转筒车 A.①②③④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7分,每小题1分) ⑴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7分,每小题1分) ⑴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⑵去来江口守空船,               
综合实践(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2011
综合实践(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2011年9月8日,在长春市广电中心大剧场,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长春东北亚文化艺术周闭幕式,在闭
Timet able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the membership card? A. Its n
Timet able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the membership card? A. Its number is l0865 305305. B. It belongs to Mr. E. M. Driscoll. C. It is valid through the year of 2010. D. It gets the ow
若存在过点的直线与曲线和都相切,则=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存在过点的直线与曲线和都相切,则=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份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
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份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则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______ in a heavy rain, the teacher fell ill and couldn’t but ___________ f
 ______ in a heavy rain, the teacher fell ill and couldn’t but ___________ for a leave.        A. Caught; to ask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