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的题目。 夜 色(

四、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的题目。

夜 色(一冰)

夏夜桥头,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引来许多纳凉的人们。

桥下的河边,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随即和上了一段柔美的二胡,接着几个老人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原来是几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在切磋技艺。

老人们的兴致很高,谈笑风生,又拉又唱,吸引了许多观众。连一个衣衫褴褛、满面肮脏、身上还散发着一股股臭味的乞丐也凑了过来,入迷地听着。

老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拉二胡的,听别人喊他胡局长老胡,大概没退休之前是个局长。老胡持弓一拉,指间便流淌出舒缓、柔美的音色来,听得人仿佛身上一凉,暑气顿消。

一曲终了,围观的人喝彩起来。一个老头抢着说:老胡不但拉得好,这把琴也珍贵呢,值两三千块呢!

众人啧啧称奇,老胡的脸上溢出得意来,他解释这琴为什么这么贵,他说琴头是象牙,琴杆是黑木,这蒙的蟒皮可不是一般的蛇皮,而是蟒的颈皮——试想,一条蟒蛇的七寸之处的皮能蒙几把二胡?这都是珍贵之物所制,故而值钱。众人又是一番惊叹。这时,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尖尖的声音插过来:琴是好琴,可惜废了。人们一看,原来是那个乞丐在说话。

众人立时哑然,先前说话的老头儿显见是个爽快人,他反问道:怎么废了?乞丐说:二胡这东西属贱,要越拉越好,不拉就算废了。三年不拉,便是废琴;十年不拉,便是死琴了。人们一听还有些讲究,但有几个年轻人挑逗乞丐:你既然懂琴,想必也会拉,你就拉一段,我们听听。乞丐连忙推辞,那老头儿却不由分说,从老胡手里抢了二胡就往乞丐手里塞。乞丐拿了琴也就不再客气,他在台子上正了正身子,调试了几下音,手腕一动,立刻就令人感到是个内行。琴声响起,听众马上分辨出和老胡拉的完全不一样,老胡拉得单调、轻飘,仅仅是成调而已,而这个乞丐却拉得厚重、连绵、凄婉、如怨如诉,把音符当作一支支利箭,射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人们再看乞丐,不禁大吃一惊!月光下的乞丐乱发飞扬,双目炯炯,与先前的模样判若两人!乞丐昂首挺胸,意气风发,风神气韵俱佳,显出一个音乐大师的气概;一摆头、一抖弓,一弹指,莫不潇洒自如,顾盼神飞,把一群人都看得呆了,听得呆了!连月亮也似乎听得醉了!

一曲终了,乞丐凝然不动,最后一个音符还在他的指间环绕盘旋。人们还看到他的额头和面颊闪动着细密的亮光,虽是夏夜,但这河边甚是凉爽,人们早已落了汗,却见乞丐浑身湿透。之后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静。等人们反应过来让他再拉一曲时,他已经摆着手,趿拉拖鞋飘飘而去。夜深了,凉气出来了,众人都散去了。

老胡回到家,找出一块净布,把二胡擦了又擦,才郑重其事地放入琴盒。

15、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

16、文中对乞丐听琴时和拉琴时的外貌、神态进行了精彩的描写,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

17、试简要分析划横线的把音符当作一支支利箭,射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这句话的妙处。(3分)

18、为什么衣衫褴褛的乞丐拉出的琴声比地位尊贵的老胡更动人?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15、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1分);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氛围(1分),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1分);与后面的环境描写相呼应(1分)。

16、听琴时的乞丐浑身脏臭,惹人嫌厌,与退休了衣着光鲜,拿着珍贵二胡的老胡形成鲜明对比(2分);拉起琴来的乞丐却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潇洒自如,宛然音乐大师,前后对比,更令人肃然起敬,引人深思(2分)。

1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表现乞丐拉出的琴声十分动人,给人们内心带来了极大震动,引人深思(1分);表现出乞丐技艺高超,让人们对他肃然起敬(1分)。

18、乞丐不仅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在演奏时全神贯注,更对二胡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在演奏时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所以动人。(2分)而老胡虽有珍贵的乐器,却没有艰辛生活的历炼,故无法演奏出真正动人的乐曲(2分)。(联系现实生活来谈2分)

相关题目

你若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你若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A.《论语》     B.《史记》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
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 A.2CO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 A.2CO(g)+O2(g)═2CO2(g)△H=﹣56kJ/mol B.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C.
―What wine shall we prepare for the dinner? ―You’d better think about it
―What wine shall we prepare for the dinner? ―You’d better think about it twice, because some guests are ___ about their wine.       A. special                   B. particul
下文摘自1878年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演讲:“我们的
下文摘自1878年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演讲:“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让我们祈求这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
 –would you mind lending me your Chemistry notebook, Mary?   -- _________
 –would you mind lending me your Chemistry notebook, Mary?   -- _________ A No, I wouldn’t   B yes, I would    C Of course not    D never mind
关于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试管中粉末由黑色变
关于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试管中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  B.实验中一氧化碳表现了还原性 B.C.右图装置不够完备            D.B试管中增
It seemed to me that she was in doubt _____ Timmy lived or died. 【吉林省长
It seemed to me that she was in doubt _____ Timmy lived or died. 【吉林省长春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东北三省四市联合调研)】【名词性从句】  A. why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