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

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C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D

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答案

分析:

A、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B、据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分析判断;

C、据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D、据t2时甲的溶解度及溶解度的含义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所以将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二者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质的质量不相等,甲>乙,故错误;

D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溶解,最多溶解50g,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选B

 

相关题目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B. 1 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然后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氯气 5mol C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B
.室温下,将0.05 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向溶液
.室温下,将0.05 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加入物质结论 A50 mL 1 mol·L-1H2SO4反应结束后,c(Na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
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
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有关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细菌感染→人
有关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细菌感染→人体B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细菌 B.受寒冷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
某车间有技术工人85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
某车间有技术工人85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乙种部件10个.两个甲种部件和三个乙种部件配成一套,问加工甲、乙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
下列关于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溶液中
下列关于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不相同 B. 中和相同体积的两种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C. 加入等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