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方案一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  ,实验现象及结论是  

答案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1)根据酚酞遇碱变红色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根据生成的硫酸钠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以及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填写;

解答:

解:(1)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因为NaOHH2SO4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而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所以方案二正确,因为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以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或碳酸钠等),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

故答案为(1)红;2NaOH+H2SO4=Na2SO4+2H2O

2)方案二;NaOHH2SO4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锌粒(或碳酸钠等);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要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

 

相关题目

People in Chongqing are pround of _____ they have achiev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People in Chongqing are pround of _____ they have achiev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how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有一建筑历经四五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有一建筑历经四五千年不毁,见证古代埃及文明的悠久与辉煌,它是:(  )         A.           
韩梅家住鼓楼附近,约好同学夏宇一块儿去景山公园踏青。
韩梅家住鼓楼附近,约好同学夏宇一块儿去景山公园踏青。(15分) (1)韩梅要查询交通路线,用百度地图查到了图5。图5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
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阴
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
德意志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其真
德意志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其真正含义是指:(    )A.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B.德意志境内的所有诸侯国
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两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
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两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8分)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
51. George Washington was born in 1732 in a rich family in _______ is now the st
51. George Washington was born in 1732 in a rich family in _______ is now the state of Virginia. A. which          B. where              C. that             D. what
4.下列各组加点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骊山北构
4.下列各组加点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趋向 B. 夫子而哂由也              哂:责怪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