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方案一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  ,实验现象及结论是  

答案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1)根据酚酞遇碱变红色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根据生成的硫酸钠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以及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填写;

解答:

解:(1)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因为NaOHH2SO4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而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所以方案二正确,因为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以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或碳酸钠等),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

故答案为(1)红;2NaOH+H2SO4=Na2SO4+2H2O

2)方案二;NaOHH2SO4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锌粒(或碳酸钠等);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要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

 

相关题目

运用列数字、引用的说明方法扩展下面的语句。 黄河是大河
运用列数字、引用的说明方法扩展下面的语句。 黄河是大河,令人赞美。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同一种液体中,甲悬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同一种液体中,甲悬浮在液体中.乙下沉到容器底部,则可知:A.甲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用所给的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共10分,每小题2分)1.Xiao Gang
用所给的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共10分,每小题2分)1.Xiao Gang spends much time ______ ( play) computer games.2. The little boy has only eight _______ (tooth) now.3.Will you _______
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那么它的
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那么它的形状是_______.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     ) A.新              B.藏             C.桂                  D.
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C为羧酸,且C、E不发生银
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C为羧酸,且C、E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     A.             1种                B. 3
2010年9月22日北京时间10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
2010年9月22日北京时间10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一号”送入太空。同时,搭载发射了浙江大学研
已知集合A={(x,y)|y=x2+1},B={y|y=x2+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已知集合A={(x,y)|y=x2+1},B={y|y=x2+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B    B.A⊆B    C.B⊆A    D.A∩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