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盐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O3、Ba(FeO2)2等】,
某工厂本着资源利用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在生产BaCO3同时,充分利用钡泥来制取Ba(NO3)2晶体及其它副产品,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Fe(OH)3和Fe(OH)2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和9.7
②Ba(NO3)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大,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小
③Ksp(BaSO4)=1.1×10﹣10 Ksp(BaCO3)=5.1×10﹣9
(1)该厂生产的BaCO3因含有少量BaSO4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用离子方程式说明该提纯的原理 .
(2)上述流程中Ba(FeO2)2与HNO3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结合本厂生产实际X试剂应选下列中的 .
A.BaCl2 B.BaCO3 C.Ba(NO3)2 D.Ba(OH)2
(4)废渣2为 .
(5)操作Ⅲ为 .
(6)过滤Ⅲ后的母液应循环到容器 中(选填a、b、c)
(
7)称取w克的晶体样品溶于蒸馏水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经一系列操作称重所得沉淀质量为m克,则该晶体的纯度可表示为 .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专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演绎推理法;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分析】钡泥主要含BaCO3、BaSO3、Ba(FeO2)2等,加入硝酸,在a容器中充分溶解,可生成硫酸钡,过滤后滤液中含有铁离子、钡离子等,且溶液呈酸性,可加入碳酸钡,调节溶液pH=4~5,使铁离子水解生成Fe(OH)3沉淀,过滤后废渣2为Fe(OH)3,滤液中含有硝酸、硝酸钡等,加入氢氧化钡中和得到硝酸钡溶液,经蒸发、浓缩、过滤可得到硝酸钡晶体,母液中含有硝酸钡,
(1)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分析;
(2)Ba(FeO2)2与中钡元素和铁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反应产物,然后写出方程式;
(3)X既要能中和硝酸,又不产生新杂质,结合本厂实际,故可用BaCO3;
(4)根据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完全沉淀时的PH分析;
(5)根据从溶液中提取溶质的方法分析;
(6)根据母液中的成分判断;
(7)根据沉淀硫酸钡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求出硝酸钡的质量,再求样品的纯度.
【解答】解:钡泥主要含BaCO3、BaSO3、Ba(FeO2)2等,加入硝酸,在a容器中充分溶解,可生成硫酸钡,过滤后滤液中含有铁离子、钡离子等,且溶液呈酸性,可加入碳酸钡,调节溶液pH=4~5,使铁离子水解生成Fe(OH)3沉淀,过滤后废渣2为Fe(OH)3,滤液中含有硝酸、硝酸钡等,加入氢氧化钡中和得到硝酸钡溶液,经蒸发、浓缩、过滤可得到硝酸钡晶体,母液中含有硝酸钡,
(1)将BaCO3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存在BaSO4(s)⇌Ba2+(aq)+SO42﹣(aq),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使硫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正移,从而转化为碳酸钡,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4(s)+CO32﹣(aq)⇌BaCO3(s)+SO42﹣(aq),
故答案为:BaSO4(s)+CO32﹣(aq)⇌BaCO3(s)+SO42﹣(aq);
(2)Ba(FeO2
)2与中钡元素为+2价,铁元素为+3价,所以反应产物为Ba(NO3)2和Fe(NO3)3,所以其反应方程式为: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故答案为: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3)X既要能中和硝酸,又不产生新杂质,结合工厂实际,应该用BaCO3来调节pH,
故答案为:B;
(4)已知Fe(OH)3和Fe(OH)2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和9.7,流程中调节PH为4~5,所以三价铁离子会完全转化为沉淀Fe(OH)3,
故答案为:Fe(OH)3;
(5)从溶液中提取溶质的方法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然后过滤,所以操作Ⅲ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硝酸钡晶体,剩余的滤液中仍含有少量的Ba(NO3)2,所以含有Ba(NO3)2的母液应该,循环到容器c中,
故答案为:c;
(7)称取w克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m克,其发生的反应为:Ba(NO3)2+H2SO4=BaSO4+2HNO3,
设参加反应的Ba(NO3)2为xg,
Ba(NO3)2+H2SO4=BaSO4+2HNO3
261 233
x mg
则
=
,解得x=
,所以该Ba(NO3)2的纯度为
×100%=
×100%,
故答案为:
×100%.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化
学反应条件控制的原理、生产流程的作用”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