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

为探究CO2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2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实验装置,可能看到实验现象分别是            

                                             

                                        ,产生该实验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你能证明CO2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是          

                                                

2015•南昌9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的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C.清除可燃物        D.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降低了温度

答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物质本身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任意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隔绝空气或氧气;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成为气体时吸收热量,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降低至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相关题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璜   紧箍咒   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璜   紧箍咒   焦阳似火   钉是钉,铆是铆 B.流弊   玻璃钢   革故顶新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C.旌
— 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 The boss, not the workers
— 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 The boss, not the workers. They just carry the orders   ______    . A. as told  B. as are told C. as telling  D. as they told
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丙是丁的
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丙是丁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那么丁是甲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
下面一幅漫画转自2010年1月《大众日报》。请根据漫画内容为
下面一幅漫画转自2010年1月《大众日报》。请根据漫画内容为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8字以内)然后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漫画的寓意。(25字以内) ____________
下面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
下面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               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 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    
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广州市社会医
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举行网上立法听证会,听证人、陈述人以及所有关心的人通过上网便可全程参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东方文明和儒家文明”的框架里,华夏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注重群体整合的文化,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