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祖澄,永乐间举人材,不就。

文言文阅读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祖澄,永乐间人材,不就。所居曰西庄,日置酒款宾,人拟之顾仲瑛。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周少从之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母年九十九而终,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  

(节选自《明史》)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

B. 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

C. 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

D. 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臧,男奴隶;获,古代对女婢的贱称。

B. 举,由中央向地方政府委派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C. 入觐,只地方官员入朝觐见帝王。

D. 铨曹,主管选拔官员的长官。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周文章模仿左丘明,诗歌效仿白居易、苏轼、陆游,书法模仿黄庭坚,一并被世人钟爱,特别擅长绘画,连他的佣人都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B. 沈周一生厌入官场,素爱山林,欲行孝道,先后有巡抚王恕、彭礼都一以礼待他,要留他在自己的幕府中,沈周一概用母亲年迈为由辞谢了。

C. 沈周居住的地方有水竹亭馆风景优美,图书鼎彝满屋错杂排列,各地名士往来没有一天空着,风雅文采,辉映一时。

D. 文章写郡守与沈周之间的故事,主要是表现沈周在当时影响之大及其匿迹隐遁之志。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

2)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

答案

13C

14B

15A

161)父亲去世,有人劝他做官,(他)回答道:你不知道(我)母亲把我当做生命吗?怎么能离开她的身边。

2)等到回来,(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向沈周索要饭食,沈周就给他饭吃,然后就离开了。

【解析】

13试题分析: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14试题分析:B项,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15试题分析:A项,连他的佣人都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错,佣人是他父辈时的。

16试题分析:得分点为:(1:去世。:做官。膝下:身边。(2等到;:动词,吃饭。:使动用法,使之离去。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沈周字启南,是长洲人。他的祖父沈澄,永乐年间被举为贤良,(他)不接受。他居住的地方叫西庄,每天摆酒宴款待宾客,人们把他比做顾仲瑛。(沈周)的伯父沈贞吉,父亲沈恒吉,(和沈澄)一样清高隐遁。建有竹屋,兄弟们在那里读书。善于作诗,擅长作画,家里的佣人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同县人陈孟贤,是陈五经的继子。沈周少年时跟随他游学,得到他的指导传授。十一岁,游学南都,做了百韵诗,呈给巡抚侍郎崔恭。(崔恭)当面测试(命作)《凤凰台赋》,(沈周)提笔马上写完,崔恭非常赞叹称异。等到长大,没有什么书不看的。文章模仿左丘明(的文风),诗歌仿效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书法)模仿黄庭坚,一并被世人钟爱,特别擅长绘画,评论的人都称(他)是明朝第一。

  郡守要举荐沈周为贤良,沈周用《易经》占卜,得到《遁》的九五卦,于是拿定主意隐居。他居住的地方有水竹亭馆,风景优美,图书鼎彝满屋错杂排列,各地名士往来没有一天空着,风雅文采,辉映一时。侍奉双亲极尽孝道。父亲去世,有人劝他做官,(他)回答道:你不知道(我)母亲把我当做生命吗?怎么能离开她的身边。常常厌恶进入城市,在城外建造了一个别居,有事的时候就去一住。晚年时,唯恐隐藏的不深,先后有巡抚王恕、彭礼都以礼尊敬他,要留在(自己)的府中,(沈周)一概用母亲年迈(为由)辞谢了。

  有一个郡守征召画工绘画房屋的墙壁。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有人劝沈周拜访一些权贵来免除(征召),沈周说:去服役,是义务,拜访权贵,不是再次受辱吗?最终服役回来。不久,郡守去朝见,铨曹问道:沈先生好吗?郡守不知道回答什么,随便回答道:挺好的。拜见内阁,李东阳说:沈先生有书信吗?郡守更加吃惊,又随便回答道:有,还没有到。郡守出来,急忙拜见侍郎吴宽,问:沈先生是什么人?,吴宽详细的描述了他的情状。(又)问左右的人,(说)是画壁的人。等到回来,(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要吃饭,沈周就给他饭吃,然后就离开了。沈周因为母亲的缘故,终身没有远游。母亲九十九岁去世,沈周也八十岁了。又过了三年,在正德四年去世。

相关题目

据《人民日报》报道:渤海是我国的内海,近年来,随着沿
据《人民日报》报道:渤海是我国的内海,近年来,随着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环海地区对污水排放管理不力,渤海几乎成了“排污池”。近几年,渤海
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g)= CO2(g),1 moL C(石墨) 完全燃烧放热393.51 kJ;C(金刚石) + O2(g) = CO2(g),1 moL C(金
When Mr. David retired(退休), he bought a small house in a village near the se
When Mr. David retired(退休), he bought a small house in a village near the sea. He liked it and hoped to live a quiet life in it. But to his surprise, many visitors came to see his house in summer
下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
下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A.有无膜结构 B.膜结构是双层还是单层 C.是否普遍存在
家兔的心脏有几个腔(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家兔的心脏有几个腔(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The railway station is noisy but_____ in my eyes. A.living     B.live
The railway station is noisy but_____ in my eyes. A.living     B.live        C.lively    D.noisily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离体器官或组织细胞都须在光
如右图所示,金属棒ab置于水平放置的金属导体框架cdef上,
如右图所示,金属棒ab置于水平放置的金属导体框架cdef上,棒ab与框架接触良好.从某一时刻开始,给这个空间施加一个斜向上的匀强磁场,并且磁场均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