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60分)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请以“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为题,写一篇命题作文,文体自选。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60分)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请以“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为题,写一篇命题作文,文体自选。
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
一个人不管想不想当官,都得掌控自己的人生;一个人不管有没有担当的力量,都得指挥自己的心灵和身体。人生漫漫,路遥途险,所以你得有一支自己的队伍,做自己人生的司令,才能羽扇纶巾,潇洒行天下。
队伍要打胜仗,人生要幸福生活。在纷纭多变、祸福难测的世界,一个人要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像一支队伍,既百战不殆活力四射,又能够随时让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是多么不容易啊。古人说一个人做到了“内圣外王”,才是人生的真正圆满,才是成功的最高境界。何谓王者之师?队伍强悍锐气、如山号令,为将者还要有诗意的柔软和圣者的淡定。
既然像一支队伍,当然首先要筑点将台,拜将授印。竖起招兵旗,方有吃粮人。
悍不畏死的亮剑精神,这个——人生必须首先有,连儒生们都知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谋划策的心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人生可以有,仅靠莽打莽撞的人生,注定是要失败的,即使不见血封喉,外伤内伤,也伤不起;
虚张声势的矫情、抢功在前冲锋在后的虚假,这个——人生不能有,人无信义,何以立身立业?
闻风丧胆的怯懦、见风使舵举白旗的无耻,啊呸!这个——怎能有?我的这支队伍根本就没有白色的布条。
既然像一支队伍,就不能气馁、打退堂鼓。生活光明与阴暗,队伍当然会投射现实,不可能天天、时时艳阳高照,不如意时有失落、有坎坷、不完满,那是不可回避的。尽管打仗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但那是就一时、一地、一战而言的,纵观人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丢了芝麻得了西瓜的事儿多得很,为什么要气馁呢?丰润的心灵不怕凹陷,常胜之师永不言败。只要地球在旋转,阳光总会再来。
既然像是一支队伍,就得有帅旗,有大纛,有召唤,有口令有秩序,见令箭听将令,有牺牲有荣誉,能忍辱负重,内有旺盛精气神,外无萎靡困顿之态。
如果说心灵这支队伍与真正的行军打仗有什么不同,那一定得数自由精神了。心灵没有天敌,心灵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克己、爱人、自强、无畏,通通是战胜自己。心灵自由的空间越大,心的能量越强。心灵这支队伍是独立团,听调不听宣,爱谁、怨谁,自己做主。见了皇帝不磕头,见了高山不低头,悬崖边上不晕头,冲浪、蹦极、滑翔、坐摩天轮,在刺激尖叫中释放自由的情愫,我乐意。不自由,勿宁死。枯木寒灰固然少烦恼,但冥顽不化的愚昧状态不是心灵的乐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才是心灵这支队伍的王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自由是心灵这支队伍最柔软、最温馨、最具智慧的特质。
人生自小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招兵买马、不断转业退伍的过程。老的,退了,沉淀下自己的精神和业绩;新的又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行列。前进、自由召唤着每一样新鲜的精神、第一个时代的细胞。
向前,向前,我的队伍向太阳。哪里有明媚,有营养,有快乐,我们就奔向哪里,艰险不能禁足,时空难以缚身。我的人生,定然要像孙悟空那样,向四海龙王借金箍棒、盔甲,而后“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冲锋陷阵,快意人生,不愧天地不负生命。
招了兵,买了马,我的队伍就这样出发了,充满自由精神和磅礴大气。立如玉柱立,倒如玉山倾。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型的题目。材料选自《南方周末》专栏作家刘瑜博士的《送你一颗子弹》,材料主体部分为一首诗,诗歌里的形象(活得像一支队伍的人)内蕴丰富,诗句进行了诠释性拓展,所以对题目“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不宜孤立地理解,而应着眼全诗,推敲字句,整体理解。
这道试题指向明确,论域宽广(几乎涵盖了整个高中阶段有关生命、生活、人生、精神、灵魂、思想价值的作文主题),思路多元,有限制却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是一道体现高考作文理念的作文题。入题容易,但要写好这道作文题也颇有难度。
角度之一:围绕“一个人是不是要活得像一支队伍?为什么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哪些人活得像一支队伍?”这三个问题追问。
从生命的本质和生活态度的总体角度立意。一个人要活出自己的精气神,“队伍”“招兵买马 ”“不气馁” 有阳刚之气,充满正能量,充满浩然之气。一个人的活法,就是一个人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追求的体现。人活得有志气,有理想,有追求,有品质,有胸襟气魄,有修养,有操守,有生命的温度、高度与深度。
从“队伍”的总体内涵来立意。活得像一支队伍,总体的说就是让孤寂短暂的人生变得丰富壮大,有积极意义价值,有情感趣味追求。在人生消极散漫软弱无为迷失的时候,振作起来,调动生命内在潜能,体现生命本真的存在,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从“一个人”和“一支队伍”的关系立意。就一个人如何能够指挥一支队伍入手,讲一个人如何因有了队伍建设和活动而不单纯孤独渺小,因全面积极有为的追求而使得生命变得丰富有力量伟大。
角度之二:围绕“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像一支队伍”追问。
1.“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就“兵马”内涵不同角度展开。如:学会欣赏,减少嫉妒;学会开阔胸襟,减少狭隘;学会积极主动,减少被动;学会自主,减少依赖;学会交流,减少封闭;学会包容,减少自以为是;学会树立远大目标,减少急功近利;学会精神追求,减少物质欲望,学会放下……
(1)如何招兵买马(在哪些方面充实自己的心灵)。
(2)针对自己的心灵如何招兵买马(如何有针对性,针对自己的弱点和特质加强精神追求思想情感道德品质熏陶)。
(3)在招兵买马过程中总揽全局,关注初始,出发把握方向,守住本真。
2 .“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强调一个人在“招兵买马”过程中的表现与作用。意志力,引领作用,个人在“招兵买马”过程中对最终目的与意义之坚守。
3.不断的组建、完善队伍的“兵马”并开展活动。
角度之三:围绕“我们是否活得像一支队伍?为什么?”这两个问题追问。
这是从立足现实的角度,谈当代人的生活态度、生命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带有思辨性与现实意义。也可以通过反面用例来立意:“一个人”没有“一支队伍”的活动引领导致生命的孤独软弱迷茫荒凉死寂不自由,生命价值感的缺失。
用例中,“招兵买马”比喻词内涵——人的心灵种种追求、精神品行修养、思想的丰富、修养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审美情趣的熏陶、人性弱点的克服、人格与特质的完善、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等等,一定要坐实。写作中可以不出现“招兵买马”内涵,但是内容一定要涉及生活态度、生命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