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 mol Br2(g)和2 mol H2(g)置于某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将1 mol Br2(g)和2 mol H2(g)置于某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Br2(g)+H2(g) 2HBr(g);ΔH<0。30 s后达到平衡,其中HBr的体积分数φ(HBr)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曲线(Ⅱ)所示。

(1)达平衡时,用Br2(g)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φ(HBr)的变化如图中曲线(Ⅰ)所示,在乙条件下φ(HBr)的变化如图中曲线(Ⅲ)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下同)___________,乙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

A.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B.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E.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F.恒温、恒容时充入氩气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 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Br2(g),b mol H2(g)和c mol HBr(g),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仍为0.60,则a,b,c的关系是c=_________(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0.015 mol·L-1·s-1  (2)AE  D  (3)2b-4a

解析:    Br2(g)+H2(g)

2HBr(g)

初始:    1 mol     2 mol            0

Δn:    0.9 mol  0.9 mol        1.8 mol

平衡:  0.1 mol  1.1 mol         1.8 mol

(1)v〔Br2(g)〕=

=0.015 mol·L-1·s-1

(2)甲条件下,达到平衡时φ(HBr)不变,平衡状态没有发生改变;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减少,反应速率加快,A、E符合题意.

乙条件下,达到平衡时φ(HBr)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增长,反应速率减慢,只有D符合题意.

(3)考查等效平衡问题,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只需要“物料比相等”即可,即

,解得:c=2b-4a.

相关题目

A、B、C、D、E、F、G均是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A的基态原子
A、B、C、D、E、F、G均是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A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B原子的L电子层的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C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历史证明了一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正是深重的灾难,铸就
The order came ______ the soldiers ______ the small village the next morning.  
The order came ______ the soldiers ______ the small village the next morning.    A. that; had to leave                   B. that; should leave      C. /; must leave      
读下图(某山脉18℃等温线空间分布图),完成12—14题。 12.
读下图(某山脉18℃等温线空间分布图),完成12—14题。 12. 该山脉的走向为 A.西北—东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
小明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
小明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简、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代自然科学不止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
He told us he _______a concert________. A.had attended;three days before  
He told us he _______a concert________. A.had attended;three days before   B.attended;a week ago C.would attend;since a week ago   D.was attending;for a week
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形成于 A.宋朝       B.元朝   C.明
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形成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