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春日寄乡友
[南朝]王僧儒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16.这首诗三、四句描写春日景象,请分别赏析“结”、“散”二字的表达效果。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春日寄乡友
[南朝]王僧儒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16.这首诗三、四句描写春日景象,请分别赏析“结”、“散”二字的表达效果。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16.
①“结”形象地写出了枝条与倒影交叠相连的春日迷人景象,极具画面感。
②“散”字形象地写出了春景活泼之动态美:平静的水面突然被打破,一圈圈水纹荡漾开来,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③三、四句写“翠枝”“绿水”等美好春景,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羁旅的孤寂感伤之情。(答“拟人”亦可)
17.全诗感情色彩浓重,表达了诗人对乡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①一、二句直写自己羁旅在外,无法回去与知己乡友欢聚之苦。
②三、四句写“翠枝”“绿水”等美好春景,五、六句突出“戏”“游”之鱼、鸟的欢快,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羁旅的孤寂感伤之情。
③七、八句采用反诘语气,直抒胸臆。“悯默”刻画出诗人默然哀伤的神态,“最思君”直抒思友之深情。
【解析】
试题分析:
16.首先答出“散”“结”在诗句中表达的含义,然后分析手法以及效果,最后明确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意和炼手法方面考虑。
17.注意结合诗歌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旅心”“恨”“离群”“思君”分析情感,表达情感的手法主要从直接和间接的角度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歌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旅心”“恨”“离群”“思君”分析情感。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