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① □杜 甫 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①

□杜 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①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低矮狭窄,“熟知”,是就燕子而言的。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室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逼真的实感。

 

相关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B.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
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工业上用空气
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B.用氧气气焊金属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用氧气炼钢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B.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C.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
阅读材料:一、发生于14-16世纪,否定神的绝对权威;二、鼓
阅读材料:一、发生于14-16世纪,否定神的绝对权威;二、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三、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上述材料表达
烧杯中盛满水,轻轻放入一块质量为100克的木块,木块漂浮
烧杯中盛满水,轻轻放入一块质量为100克的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那么溢出的水所受重力为_  (10)  牛,溢出水的体积为  (11)  米3,烧杯底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观摩  闭门羹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观摩  闭门羹  首屈一指  真人不露像 B.屏障  拌脚石  作壁上观  朽木不可雕 C.遨翔  穷折腾  真知灼见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陈凯歌在主题严肃的历史片中,      喜剧演员,一些人认为不适当,提出了批评。 ②
右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
右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图表示反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