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A.⑤②③①④

B.③⑤②①④

C.③②⑤①④

D.②⑤③④①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先看句子,大体把一内容的放一起。1.2.4句应该放一起,都是写水里的情景。再细看句内的关系,确定顺序。再看1.2.4句句内关系,应该按观察的顺序,语序是2.1.4。这样就确定了选项,应该选B。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相关题目

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
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a、 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a、 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比较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3B(g) 4C(g)达到平衡时,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3B(g) 4C(g)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反应物B全部转化成了生成物      B.单位时间
计算:sin230°﹣2sin60°+tan45°﹣tan60°+cos230°
计算:sin230°﹣2sin60°+tan45°﹣tan60°+cos230°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历时1s整,然后立刻将此力减为原来的,而方向保持不变,继续向前运动1s整,则
We students can _______ food and old clothes to the homeless people, and the te
We students can _______ food and old clothes to the homeless people, and the teachers can __________ learning skills for the poor children.   A. provide; give  B. provide; offer  C. offer; gi
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 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B、美德是知识存在本质所在,而知识又是美德的充分条件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两次,第一次出现向上的点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两次,第一次出现向上的点数为a,第二次出现向上的点数为b,直线的方程为ax-by-3=0,直线的方程为x-2y-2=0,则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