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 [元] 张弘范 独上高楼,恨随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

[] 张弘范

独上高楼,恨随春草连天去。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   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愁无语。野鸦烟树,一点斜阳暮。

10这首词的结尾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这首词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词人以写意之笔,描绘出一幅高楼暮眺的画面。结尾处以野鸦”“烟树”“斜阳暮为意象营造出凄清的意境,不仅照应上阕中的,而且渲染词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分析全诗的主旨,然后根据野鸦”“烟树”“一点斜阳几个意象分析所构成的意境的特点,最后分析这个意境和全诗主旨之间的关系,即艺术表达效果。通常的作用有: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升华诗歌的主题。

11(1)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故人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2)词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登高望远:如连天春草,表明思念愁绪之长;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表明因路途遥远而欲见不得;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无答而问,则是把这种思绪推向高潮;借景抒情,更增强词人的惆怅之感和愁思之深。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诗歌情感应抓住词中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来理解,如:”“”“等。上阕独上高楼,恨随春草连天去,一个字,表明作者的孤独无侣;独上高楼,目的在凭楼远眺,所望见的是春草连天去春草句前着恨随二字,顿使春草生情。春草连天是望不断的,而恨随之而去,可见恨之绵绵不绝。下阕惆怅人何处是说令人惆怅的是,恋人已不知今在何处。愁无语,盖因独上高楼,无人可告。

相关题目

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 ) A
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 ) A.1:2 B.2:1 C.7:11    D.11:7
Mrs. Green          go to hospital,but now she is in good health. A
Mrs. Green          go to hospital,but now she is in good health. A.has to                  B.needs to                  C.used to          
如图,过□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M分别作平行四边形两边的平
如图,过□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M分别作平行四边形两边的平行线EF与GH,那么图中的□AEMG的面积S1与□HCFM的面积S2的大小关系是(    )   A.S1>S2     
〔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入
〔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      
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据图同答(l)一(2)题。
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据图同答(l)一(2)题。 该种植被的集中分布区是 A.寒带地区               B.欧洲 C.南美洲       
文学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
文学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关于四部文学作品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019·襄阳)按要求默写填空:  (1)《礼记·大学》的“修身
 (2019·襄阳)按要求默写填空:  (1)《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   
2015年1月l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
2015年1月l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