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从总体上说,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从总体上说,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将其成果无偿地提供给全国使用。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到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宇航工业从60年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如为了维持战后高出口水平,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的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60年代占20%。从50年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

材料二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其中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三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项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继岸信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这些措施的前提条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

(3)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侧重点及其取得的共同效果。对此有何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政策有何共同之处?其实质是什么?

答案

(1)措施:发展高科技;协助开拓国外市场;对一些外贸出口产品进行补贴。(3分)

条件: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或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工业基础)。(1分)

(2)特点: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三者结合起来。(答完整2分)

(3)侧重点:日本政府侧重对经济的计划指导;德国侧重市场调节。(2分)效果: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分)认识:依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1分)

(4)共同之处: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分)

相关题目

小芳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打开分液
小芳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    B、铁皮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    B、铁皮生锈   、C雨后春笋     D、葵花向阳开
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且,为中点.  
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且,为中点.   (1)求证:平面;(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向某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
向某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持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测得溶液质量
根据中学化学材料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根据中学化学材料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16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3B.第2列元素中一定没有非金属元素C.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
下列实数,,,,,0.1,﹣0.010010001,其中无理数有( ) A
下列实数,,,,,0.1,﹣0.010010001,其中无理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它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吉祥
一条渔船距对岸4 km,以2 km/h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划去,
一条渔船距对岸4 km,以2 km/h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划去,到达对岸时,船的实际航程为8 km,求河水的流速.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