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选择 武献卫 海啸来的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选择

武献卫

海啸来的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名囚犯,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曰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哐当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监狱长海尔默哐当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

鲁米斯私自放走 85 名死囚,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 ”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人,如果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83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选自《小说选刊》)

6.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去监狱 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以毫无征兆的海啸来临后,鲁米斯的放囚行为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展开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C.行刑前监狱广场的环境描写和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的外貌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

D.小说运用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E.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公信任是相互的这一信念的正确性。

7.小说以选择为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8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鲁米斯差点被绞死,他为什么还目光坚毅?人群里为什么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6分)

答:                                                                         

答案

【答案】

6AC

7选择是贯穿小说的线索,故事由鲁米斯选择放死囚而起,由死囚选择回来自首而终。通过不同人物的选择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小说主题。 (一点2分,共4分)

8.第一问:他坚信在海啸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放走死刑犯的做法是对的,即使被绞死也不后悔;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不论什么人,当你把真正的信任给了他,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答一点2分,答两点3分)第二问:为一个善良而高尚的人终于被救而高兴;为主人公人性的义举和不悔的表现而喝彩;“85”个死囚回报信任义举而感动。(一点1分,共3分)

【解析】

6

试题分析:A项,不是冒险,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坚定的认为,死囚犯也是生命,他们在未被执行死刑前也有逃生的权利;C紧张和绝望心理错。环境描写是衬托气氛,外貌描写是写外人的心理感受,反衬他品德的高尚。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理解题目的作用,就要考虑到结构上有无线索作用,内容上考虑对人物形象、情节、主题所起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都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这些句子加以体会就能品味出句子的含意。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
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过程是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C. 暗反应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When I began planning to move to Auckland to study, my mother was wor
我国北方的房屋大多坐________朝________,密闭程度________,墙
我国北方的房屋大多坐________朝________,密闭程度________,墙体________。
一棵树因雪灾于A处折断,如图所示,测得树梢触地点B到树根
一棵树因雪灾于A处折断,如图所示,测得树梢触地点B到树根C处的距离为4米,∠ABC约45°,树干AC垂直于地面,那么此树在未折断之前的高度约为----米(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与y轴相切,且C点坐标为(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与y轴相切,且C点坐标为(1,0),直线过点A(—1,0),与⊙C相切于点D,求直线的解析式。  
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3H7Cl   B.CH2Cl2    C
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3H7Cl   B.CH2Cl2    C.C7H8O    D.C2H4O2 
解方程【小题1】【小题2】3y-7+4y=6y-2.5
解方程【小题1】【小题2】3y-7+4y=6y-2.5
下列环境或环境构成要素中,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是( ) ①卧
下列环境或环境构成要素中,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是( ) ①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②丘陵和低山地区的缓坡梯田 ③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④沿海滩涂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