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2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200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阅读其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 2006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为1688.5亿元,比上年增加353.6亿元,增长26.5%;科技拨款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100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0.3%;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678.8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2%,比上年略有提高。
信息二 2006年我国部分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地区 | 北京 | 江苏 | 广东 | 江西 | 河南 | 湖南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R&D经费支出(亿元) | 433.0 | 346.1 | 313.0 | 37.8 | 79.8 | 53.6 | 3.3 | 5.0 | 8.5 |
占GDP的比重(%) | 5.50 | 1.60 | 1.19 | 0.81 | 0.64 | 0.71 | 0.52 | 0.70 | 0.28 |
(1)信息一的数据表明,国家高度重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总量和增长比例有较快的增长,说明国家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信息二的数据及表注表明国家加大了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但就全国而言存在地区不平衡,东中西部差距较大,中西部投入不足。同时还反映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对外依存度较大。
(2)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抓关键和重点。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应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选择。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树立创新精神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国家要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3)①坚持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护知识产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工作方法;③实现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相关扶持政策;④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市场规律;⑤坚持党的先进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促进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解析:
第(1)问,阅读材料和表格(含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是近几年高考的固定考查方式。信息一主要体现了2006年我国加大财政支出,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信息二主要说明部分地区科技投入,要求在比较中鉴别,得出我国在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问,审读题目时要着重把握关键词“自主创新”。第(3)问,要抓住设问中的信息,从领导地位、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等知识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