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1)-(4)。 端州遗砚 郑洪杰 马回头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1)-(4)。

端州遗砚

郑洪杰

马回头村距县城85公里,偏僻闭塞,土地贫瘠,山丘荒秃。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外出巡视,坐骑面对凄荒,甩颈嘶鸣,不愿前行。马回头据此得名。 
  时至90年代,马回头村仍很贫困。惟一令村民骄傲的是,德高望重的恒运老人藏有一名砚。因有名砚,村民才开了几回眼界: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 
  一专家曾用掌心抚砚肌肤,又以笔杆轻轻叩之,后又持镜细观砚上圆点、花纹,最后方说,此砚是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出自肇庆溪河注入羚兰峡汇合处,即烂柯山老坑。你看,其色青紫莹润,石眼黑黄重晕,乃最珍贵的鹏鸽眼。这种砚,石质滋润,易于发墨,不损毫毛,实乃正品名砚哪!问其价,专家说不可估,《明一统志》上就有“匠石识山之脉理,凿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为砚,可值千金”之说,何况时至今日,又何况这正宗之精品哪! 
  专家一席话,说得赏者目瞪口呆,车回路转,又悄悄复找老人,许以全家迁往县城、子女就业,或出万元购之。但恒运老人只略略一笑说,受用不起,受用不起,执意不肯出手。 
  三年前,又有车入村,是才上任的林县长。不同的是林县长没访恒运老人,却随乡长村长在村里村外查看个仔细,同来的几个科技人员,登山岗,查地形,取土样,三天后方回县城。恒运老人站在村口,目送一路黄尘远去的车,捻须在手,轻轻微笑。 
  如今三年已过,马回头村已是果木飘香,猪羊肥壮。恒运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宇间却又锁三分心思。收获时节,一辆小车直奔老人家里,老人出迎,见是林县长,方喜出望外双手打拱,说,我料你该来了。 
  林县长说,前次来,父老贫苦,日月难捱,作为一县之长,怎有心情赏玩。今日专程来访,不知老人家肯否赐我眼福。   
  恒运老人乐呵呵取出名砚。但见那砚大如鱼盘,厚寸余,通体青紫,造化天成。林县长观罢惊呼一声,果然名不虚传,宝砚宝砚哪!  
  恒运老人便问县长,怎见得是宝砚?   
  林县长略一思忖说,砚质系水云母类粘土矿形成,因而细嫩柔和、磨之无声,是地道的端砚精品,通为历代的贡品哪!   
   恒运老人又问,你看这花纹怎样?   
  林县长谦谦一笑说,以我拙见,贵在花纹:这是砚中十几种花纹之最,叫鱼脑冻纹,可谓白如晴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老人复又追问,这石眼如何?   
  林县长再三观摩后说,这石眼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瞳子于内,是典型的活眼。   
  恒运老人听罢赞道,县长见地极是。还有,你看这图案雕琢细腻,两龙对舞呼呼生风,游云飘逸吹之欲散,更见古朴和价值。 
  林县长由衷赞道,正是正是,不知您老怎收藏了这等名砚极品?   
  恒运老人告之说,我祖先曾在端州为知州当差,故有缘得之。    
  林县长悟道,果有渊源。又是一席话后,林县长欲起身告辞。老人伸手一拦说,慢!遵先祖遗嘱,为官清正,造福一方,又精通砚器者,当赠之。今日这砚就赠于林县长了,这也是老生心愿。言罢,双手托砚,请林县长纳之。 
  老人一番话,听得县长双眸湿润,情似波澜。他动情道,算来,我也门出丹青世家,祖父、父亲均有造诣。我自幼受其熏陶,也识得点墨在胸,略知文房四宝。可惜这等好砚,只闻未见。今日见了,已是眼福,怎能再生奢望呢。再说,这等厚礼,我无功无劳,如何受得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老人执意要送,林县长说,您老祖上既在端州为知州当差,可听过包拯三掷砚的传说。 
  恒运老人说,当然知晓。庆历三年,包拯任端州知府,期满回京师时,没带走一砚。为表清正,还将朋友所赠之砚,尽掷于山沟中。  
  林县长说,想来,所掷也非寻常之砚吧。  
  恒运老人说,当然,皆是佳品。不瞒你说,此砚便是包拯所掷砚中之一。看这七颗石眼,列成勺形,正是相传七星北斗名砚!确为当年祖先目睹的包拯掷砚,因惜其珍,才历经艰难潜返山中寻觅。可惜其余或粉或损,惟有此砚落入草莽,得以保全,重见其辉。林县长闻听惊异,连声感慨说,历经九百余年,不料在这里看到传说中之古砚。老人家,这砚我更不能收了。您老就精心收藏,一为马回头村留一财富,二以砚为证为鉴,将佳话说于来访者,岂不更有其用吗? 老人再三欲赠,终见林县长言辞恳切,态度肃正,只好双手颤颤将砚收回放好。之后,两双手紧握良久,林县长才登车惜别。  
  回望渐逝远去的车子,恒运老人竟潸然落泪,由衷感叹说,清如水,明如镜,爱子民,前不见古人后却有来者!这等好官,只盼多些,再多些!(选自《微型小说选刊》精华本)  
(1)文章第3段写专家对端砚的鉴赏,表达了端砚的哪些特点?作用是什么?  
                                                                        
(2)①文中写恒运老人“略略一笑”“轻轻微笑”“潸然落泪”,分别表达了老人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林县长带领人们把马回头村治理得“果木飘香,猪羊肥壮”时,“恒运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宇间却又锁三分心思”。表达了老人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县长对古砚的评价和援引“包拯三掷砚”的传说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头写“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不仅从侧面突出了古砚的珍贵,而且含蓄讽刺了个别官员尸位素餐、不知造福人民的丑恶嘴脸。  
    B.恒运老人的端砚出之烂柯山老坑,质地是端砚之最。而且有“白如晴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的鱼脑冻纹等,是砚中的极品。  
    C.林县长刚上任时并不知道马回头村恒运老人有古砚,所以他虽然在马回头村察看了三天,却只是忙于“登山岗,查地形,取土样”,一直到三年后才闻名而来看古砚。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林县长是关心老百姓苦乐的好官。  
    D.恒运老人决心把古砚赠送给林县长,一是因为林县长造福了地方百姓,同时也是因为林县长精通砚器。  
 E.林县长坚决不受古砚,一是因为此砚是清官包拯所掷弃,二是希望老人将自己不接受古砚的佳话说给后人,留下自己为官清正的美名。

 

答案

(1)特点:产地历史悠久;色晕最珍贵;质地正品名砚;是无价之宝。作用:突出这方端砚的名贵,为下文设置悬念。 

(2)①略略一笑:对许愿求砚者的不屑一顾。轻轻微笑:对林县长的赏识和赞许。潸然落泪:对林县长发自内心的赞叹。②对在林县长带领下马回头村发生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觉得这方珍贵的古砚终于可以名花有主,但同时又担心林县长不懂砚器的矛盾心理。 

(3)评价:表达了林县长对古砚的精通和内行,说明他真正懂得古砚的价值。从侧面突出了他的清正廉洁。援引传说:表达了林县长希望像包拯那样为官清正廉洁,不愿接受赠送、将古砚居为己有的心理。  

(4)CE 

 

相关题目

文学常识: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克罗多斯卡,       
文学常识: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克罗多斯卡,         著名的        家和        家,曾两度荣获诺贝尔奖金。她一生能够得诸多的奖金
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常染色体+Y B、 正常人体
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点
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 C.酒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B.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发电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液态氧气、③氧化镁、④自来水、⑤
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液态氧气、③氧化镁、④自来水、⑤高锰酸钾、⑥矿泉水⑦铁粉、⑧冰水混合物,选择正确的答案用序号填入空格中 (1)属于纯
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4分)使至塞上王
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4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
△ABC中,,,则△ABC是(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ABC中,,,则△ABC是(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