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建筑博览会(10分)
材料一:1845年的外滩,“一切还都是中国式的”,到了1847年夏天,人们已经在黄浦江边看到一个“英国式的城市魔术般地建立起来了”,历史开始借外国人的手将外滩从上海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剥离。
(1) 解释“历史开始借外国人的手将外滩从上海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剥离”。(4分)
材料二: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建筑师纷纷来到上海,在这块滨江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创意。一直到1925年,外滩的房屋平均每30年就要翻造一次,各式建筑尽显新潮,甚至领先当时世界的潮流进行恣意设计:普鲁士风格的德国总会;紧跟欧洲新艺术运动而采用铸铁外廊的汇中饭店;具有法国古典主义色彩的华俄道胜银行;体现“装饰艺术派”风格的沙逊大厦……历史的积木在外滩搭建得格外多姿、华美。
(2)19世纪60年代后外滩不断翻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
(3)怎样评价上海近代的快速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