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5分) 医者仁心、肝胆相照的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5分)

医者仁心、肝胆相照的吴孟超

林蔚 雅商

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吴孟超常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这么说。因为这份爱,吴孟超几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心地先用手焐热。他是无数患者心中妙手回春的老神仙病人生病已经非常不幸了,为了治病他们可能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有的还负债累累。作为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这是吴孟超对年轻医生说得最多的话。

有一次,病房里收治了一位来自浙江农村的妇女。手术后五六天,吴孟超去查房。他仔细检查完病人,又认真看了她的病历,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半晌没吭气。那时,在场的人都很紧张,看样子,老爷子准是又看出什么问题来了。果然,吴老把值班医生叫到走廊里,劈头便问道:这个病人为啥要用先锋6号?还是进口的?值班医生答道:作为常规术后抗感染,现在大家都在用先锋6号,这个病人也就用了。吴孟超一听就火了,大声说道:现在有的医院、有的医生不好好给人治病,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你不要学他们!

平时,吴老总是反复强调,要求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哪种药便宜用哪种。在为病人做检查时,如果B超能解决问题,他决不会让病人去做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如果病人带来的片子能够看清楚,他也决不会让他们再做第二次检查。

每次手术结扎,他都是坚持用手、用线。他说: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病人服务,用一次缝合器械,1000多元就没了,那可是一个农村孩子几年的读学费用啊!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正是这般精打细算,吴孟超和他的团队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等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人曾劝他松松口,也进一些自费的耗材和药品,这样医院一年至少可增加上千万元的利润。可是,吴孟超毫不松口,他说:我们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作摇钱树。

可就是这位医学泰斗,吴孟超一生中虽然成就卓著、功勋无数,却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的本色。他特别强调,为医之道,做人很关键,要善于做人。一是要做一个善于团结人的人,二是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三是要做一个善于服务的人。

在吴孟超的从医生涯中,最让他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太平医生。他说:救治病人如果怕担风险,前怕狼,后怕虎,那么禁区永远是禁区,病人只能在医生的摇头和沉默中抱憾离开人间。

如今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名医了,吴孟超依然不忘恩师裘法祖的谆谆教诲,表示自己的成就更多是因为能踩在巨人肩膀上而获得的。他对记者说:肝胆外科的发展是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全体同志一起努力的结果。任何一台手术的成功也不是手术者一个人的功劳。一个病人痊愈出院,护士的功劳占百分之七十,医生只占百分之三十。

只要不出差,吴孟超每天都会亲临战场,不是当指挥官,而是做一名荷枪实弹的战士,用自己的双手向肝癌发起歼灭战。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要将近两百台。每每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他曾自嘲说这可能是手术依赖症了。

老人动情地对记者说:人老了,力气也越来越少了。但只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刀我还是要开的,前提是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逞强。医疗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选自2013年第7期《人物周刊》,有删改)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吴孟超作为医生,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省钱,正如他的座右铭——“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B.吴孟超反复强调,医生应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使用便宜药,处处为患者考虑,精打细算,所以吴孟超和他的团队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C.如今已年逾九旬的吴孟超,虽已是名满天下的肝脏外科医生,但在日常工作中仍坚持事必躬亲,主刀动手术。

D.吴孟超成就卓著、功勋无数,却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的本色,在他看来,善于做人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关键。

E.吴孟超敢于挑战权威,鄙视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医生,他自己在医生的岗位上,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和人生的意义。

12.作为医生,吴孟超的医者仁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13.吴孟超除了有做医生的仁心之外,还有哪些优秀品质?清简要分析。(6分)

14.为什么吴孟超说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答案】

11BD(答D3分,答B2分,答C1分,答E不给分)

12吴孟超几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心地先用手焐热。教导年轻医生不要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要多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吴孟超坚持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做摇钱树,拒绝进一些自费的耗材和药品。(每点2分)

13谦逊质朴:认为自己的成就更多是踩在巨人肩膀上而获得的,是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全体同志一起努力的结果。鄙视怕担风险者,责任感强:从医生涯中,最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太平医生:认为为病人解除痛苦是自己的责任与幸福。崇高的敬业精神: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要将近两百台。(每点2分)

14年逾九旬的吴孟超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将近两百台,自嘲可能有了手术依赖症他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他在医生这个岗位上,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和人生的意义。他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精准无比;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一辈子的心愿与幸福就是为医疗事业奉献终生。(每点2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A“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是吴孟超对身边的人说的话,文中并没有说是他的座右铭;C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要将近两百台,文中并没有说事必亲躬;E在吴孟超的从医生涯中,最让他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太平医生,文中并没有说向权威挑战。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仁心既有仁爱之心,原文第一段吴孟超几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心地先用手焐热”“ 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第二三段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你不要学他们”“要求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哪种药便宜用哪种第五段我们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作摇钱树这些信息,可归纳出吴孟超医者仁心的表现。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文章前半部分写吴孟超的医者仁心,后半部分写他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表现在:第六段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的本色;第七段最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太平医生说明他鄙视怕担风险者,责任感强;第八段写他有感恩的精神;第九段写他崇高的敬业精神。考生归纳出这些要点,结合原文语句分析即可。

考点: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全文简洁的语言高度赞扬了吴孟超的医者仁心及他优秀的品质,考生要站在吴孟超的角度分析他说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的原因。每每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 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这些话表明了吴孟超始终把病人放在心中,病人康复了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他甘愿为医疗事业奉献终生的精神,这些都是他的幸福。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相关题目

若sin=,且α∈,则tanα= .
若sin=,且α∈,则tanα= .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5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这列波中P点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5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像。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V=25cm/s,向左传播       
2009年9月30日,四川省1 000余名民营企业家齐聚一堂,庆祝新
2009年9月30日,四川省1 000余名民营企业家齐聚一堂,庆祝新中国60华诞。据四川省工商联透露,2009年上半年,省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克服了金融危机影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中和滴定中,滴定管装液前的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中和滴定中,滴定管装液前的操作是洗涤、润洗B.浓硝酸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细口玻璃试剂瓶中C.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1)第12号元素它属于  32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
 (    )97. Not only his parents but also his sister ________ the museum.  
 (    )97. Not only his parents but also his sister ________ the museum.           A. are going to   B. is going to   c. are going      D. is going
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做任何工
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