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旁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变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中的某些变化超越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应该说是预料之中的事,从全省各地的二模、三模试卷就可看出大家都在猜测今年的高考作文应该是材料作文,现在,这个猜想终于成为现实。
从命题形式来看,今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的命题者,跳出了连续两年“标题作文”样式,从内容看,跳出了以往对较为空泛话题关注,注重引发考生从生活、从社会经验出发,注重让考生从生活中提炼对生活的看法,使考生由感而发、有话可说,这是一个很出彩的地方。
材料先以赛车弯道为喻,说明了赛车弯道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在过弯道的时候,本来落后的可能超越,本来领先的可能被超越。”,接着又加以引申,联系金融、政治等领域,这就注意到了引导考生去发散思维。这样考生在立意上考生就有了比较大的自由空间。不难看出这一材料的命题立意是要引导考生对生活中那些“充满困难却又蕴含机遇和挑战的时刻”体会、反思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于审题,考生要先注意读懂“弯道超越”本来的含义,在此之后,要重点咀嚼“弯道”被引申赋予的新的意义即,“充满困难却又蕴含机遇和挑战的时刻” 。做好前两步才能真正理解材料的最后一句话――“要把握好了这一时刻,就能超越对手,超越自己”。“这一时刻”所指的是什么时刻是写作切入的关键。
关于立意,考生切忌拔高,主要要结合自身的体会来写,这样写得有血有肉,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出高分作文。关于时下热点,如金融海啸,全球各国这时也进入了一个弯道,哪国有足够智慧就能重新领跑世界经济,这个可以写,但是对于我们的考生来说却难有足够的能力来驾御,易滑向空洞的议论,最好不要写。
有人说材料作文较难把握,但是今年安徽高考的这篇材料却恰到好处,易理解、易把握,考生写走题、偏题的可能性很小。
但同时,今年的命题也还是有一些缺憾的。比如,材料中提到的“弯道超越”、“赛车运动”,很多农村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见到过赛车道,也很难理解“弯”和“直”对于赛车“超越”到底存在怎样的风险,等等。而对于材料中关于“弯道”和“直道”的寓意,一定要有辩证思维,并非是“弯道”就一定“充满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和挑战”,这种变化、风险和挑战同样应是生活的常态;而“直道”就一定是“一帆风顺”,因为“直道”可能会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考生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进行立意和阐述。
【附《新安晚报》试水作文】
超越人生的弯道
试水人:方 遒 身份: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人生之路也大抵如此,它不仅坎坷,而且曲折。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在那坦荡笔直的大道上捷足先登的幸运儿想必寥寥,绝大多数人则只好在那羊肠小道上跋涉;当然咯,如果这所谓“罗马”象征着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的话,那么,对于一个浑浑噩噩、苟且偷生的人来说,无论“直道”还是“弯道”,皆毫无意义。
一位牧师在一次布道会上说:“如果上帝在你走的路上撂下一座山,那么你绝不应该坐在山脚哭号,而应该勇敢地去攀登。 ”同样,如果命运在你的人生旅途上布置了许多弯道,你也应该超越它们。既然这些弯道无法“拉直”又无法绕开,我们只有面对它们,征服它们。人生中难免会遭遇种种困境和逆境,这些困境和逆境就是阻碍前进的“弯道”。弯道的确不“温馨”,但它的存在,未必全然不是好事。“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贝弗里奇)
超越人生的弯道,与其说是超越种种艰难险阻,不如说是超越自我。
只有超越了你的平庸、怠惰和妄自菲薄,你才会获得超越人生弯道的胆识和动力。如果你缺少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志向和信念,你必然望弯道而却步,而掉头。
只有超越了你的脆弱、浮躁和投机取巧,你才会获得超越人生弯道的顽强和韧性。 “步急则踬,弦急则绝。 ”别人放手,你仍然坚持;别人后退,你仍然前进;每次跌倒,立刻站起来,你就握住了成功的希望。
只有超越了你的愚昧、狂妄和刚愎自用,你才会获得超越人生弯道的智慧和灵气。拿破仑说,“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事实证明,排斥他人成功经验并拒绝总结自己教训的人只能是在弯道上转圈圈或不断重蹈覆辙。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写道:“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了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他不仅为我们列举了超越人生弯道的众多典范,也为我们指出了超越人生弯道的必要条件。
一位乐观开朗的大学生经常闪现在我的脑际。他名叫王雷,12岁时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失去了双腿,如今却成为他所在的村庄近二十年来第一个本科大学生。他曾奇迹般地闯过重重常人难以想象的弯道,沉着而从容地转动轮椅,行进在他的人生弯道上。他无愧为一位“穷则变,变则通”的实践者。我暗自为他祝福:愿他带着那灿烂的笑容执着地超越他的人生弯道,创造出生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