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 a、 b 、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

如图甲是 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 1 时, a b c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是 ______

(2)t 1 时, 50g 水中溶解 ______g c 使溶液恰好饱和。

(3) 在不改变温度情况下,若要将 a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4)t 2 时, a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______ (列计算式即可)。

(5) 如乙图所示, t 1 时,把试管放入盛有 c 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 5mL 稀盐酸,可观察到 ______ 。写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

答案

(1)b > a = c

(2)10

(3) 增加溶剂

(4) 解:由图可知, t 2 时, a 的溶解度为 50g ,则 t 2 时, a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 33.3 %

答: t 2 时, a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3.3 %

(5) 溶液底部有晶体结晶析出 Mg + 2HCl = MgCl 2 + H 2

【解析】

(1)

由图可知, t 1 时, a 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 t 1 时, a c 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a=c ,同时观察到 t 1 时, b 的溶解度曲线高于 a c 的溶解度曲线,则此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b > a=c ,故填 b>a=c

(2)

由图可知, t 1 时, a 的溶解度为 20g ,则 t 1 时, 50g 水中溶解 10g c 使溶液恰好饱和,故填 10

(3)

在不改变温度情况下,若要将 a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剂。

(4)

见答案

(5)

由图可知, c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c 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 c 的溶解度减小,观察到溶液底部有晶体结晶析出,故填溶液底部有晶体结晶析出;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Mg+2HCl=MgCl 2 +H 2

相关题目

如图2,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
如图2,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 若∠1=50°,则∠BEG的度数为           .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肽链中的氨基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肽链中的氨基数为(    ) A.n-m+1         B.n-m-1       C.m-n-1       D.m-n+1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
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酒精灯、烧瓶、烧杯         B、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 C、酒精灯、
根据所学国际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
根据所学国际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向发达国家
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A.检测还原糖时可用番茄
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A.检测还原糖时可用番茄汁代替苹果汁,用苏丹Ⅳ代替苏丹Ⅲ B.用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10-9m C.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立即可
如图8所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EF和GH两部分导轨间距为
如图8所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EF和GH两部分导轨间距为2L,IJ和MN两部分导轨间距为L。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和cd的质量均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