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道道地地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三  中国民族多,而叉互相杂居,这样的民族分布情况,就不可能设想采取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我们这种内部、外部的关系,使我们不需要采取十月革命时俄国所强调的实行民族自决、允许民族分立的政策。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3)据材料一、三分析我国没有实行“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答案

(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2分)依据:中国地域广阔;以农耕经济为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分)

(2)特点:渐进改革。(1分)评价:渐进改革的模式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2分)

(3)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并肩战斗;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3分)

(4)政治制度是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2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第(1)问,从材料信息看,张教授认为中央集权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当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第(2)问,材料体现了英国政治渐进性的特点,它适合英国国情,有利于社会进步;第(3)问,实际回答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第(4)问,从政治制度与国情的角度回答即可。

 

相关题目

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
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3%  B.46%  C.55%  D.7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游于三辅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游:游玩。贯:通,贯通 B.连辟公府不就。 
 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
 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质,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负极反应为2H2+4OH--4e-===4H2O,下列叙述不正
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A.豆浆     B.氢氧化铁
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A.豆浆     B.氢氧化铁胶体        C.水             D.蔗糖水
“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
“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体,是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发展“草根经济”有利于              
通过该反应可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 ====  2ClO2↑+K2SO4+2CO2↑
通过该反应可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 ====  2ClO2↑+K2SO4+2CO2↑+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某种酯的组成可表示为CmH2m+1COOCnH2n+1,其中m+n=5。该酯的一种
某种酯的组成可表示为CmH2m+1COOCnH2n+1,其中m+n=5。该酯的一种水解产物经催化氧化可转化成另一种水解产物,则原来的酯是 (    )A.丙酸丙酯     
我们这里学生上学的时间比乌鲁木齐学生上学的时间要早,
我们这里学生上学的时间比乌鲁木齐学生上学的时间要早,这是由于:A.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差异B.我们这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勤奋C.地球公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