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X为中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注明).请根据题中信息回答问题.
(1)若A为单质,E为白色难溶物且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C溶液,则
①D与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常温下pH=10的C溶液与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大(填化学式).
(2)若A为离子化合物,B为不溶于碱的白色难溶物,E与水反应生成的浓溶液G遇C有白烟产生,则
①A的化学式为 ;
②等物质的量浓度的G溶液与C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的质子守恒式为: .(用微粒浓度表示)
(3)若A为氧化物,常温下X在浓的C溶液中发生钝化,则
①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②含a mol D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的X后得到溶液F,若F溶液中的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考虑水解因素),被还原的D是 mol;
③请设计方案鉴别F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 .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A、B、C、D、E、X为中学常见物质,
(1)若A为单质,E为白色难溶物且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C溶液,根据题中各物的转化关系,C能连续与X反应,可推知,A为钠,B为氢气,C为氢氧化钠,X为氯化铝,D为偏铝酸钠,E为氢氧化铝;
(2)若A为离子化合物,E与水反应生成的浓溶液G遇C有白烟产生,则C为氨气,E是由C与X连续反应得到的,所以E为NO2,G为硝酸溶液,所以X为氧气,结合B为不溶于碱的白色难溶物和C可知A为Mg3N2,B为Mg(OH)2;
(3)若A为氧化物,常温下X在浓的C溶液中发生钝化,结合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可知A为NO2,C为HNO3,X为Fe,所以B为NO,D为Fe(NO3)3,E为Fe(NO3)2,据此答题.
【解答】解:(1)若A为单质,E为白色难溶物且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C溶液,根据题中各物的转化关系,C能连续与X反应,可推知,A为钠,B为氢气,C为氢氧化钠,X为氯化铝,D为偏铝酸钠,E为氢氧化铝,
①D与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AlO2﹣+Al3++6H2O=4Al(OH)3↓,
故答案为:3AlO2﹣+Al3++6H2O=4Al(OH)3↓;
②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而偏铝酸根离子发生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所以常温下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NaAlO2大,
故答案为:NaAlO2;
(2)若A为离子化合物,E与水反应生成的浓溶液G遇C有白烟产生,则C为氨气,E是由C与X连续反应得到的,所以E为NO2,G为硝酸溶液,所以X为氧气,结合B为不溶于碱的白色难溶物和C可知A为Mg3N2,B为Mg(OH)2,
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Mg3N2,
故答案为:Mg3N2;
②等物质的量浓度的G溶液与C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NH4NO3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所以在NH4N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为c(H+)=c(OH﹣)+c(NH3•H2O),
故答案为:c(H+)=c(OH﹣)+c(NH3•H2O);
(3)若A为氧化物,常温下X在浓的C溶液中发生钝化,结合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可知A为NO2,C为HNO3,X为Fe,所以B为NO,D为Fe(NO3)3,E为Fe(NO3)2,
①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ⅤⅢ族,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ⅤⅢ族;
②含a mol Fe(NO3)3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的Fe后得到溶液F,设被还原的D是xmol,当xmolFe3+被还原时,会有1.5xmol的生成Fe2+,由于F溶液中的两种金属阳离子即Fe2+和Fe3+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有1.5x=a﹣x,所以x=0.4a,
故答案为:0.4a;
③鉴别F溶液中的Fe2+和Fe3+离子,可以用KSCN溶液和KMnO4溶液,具体操作为:取少量F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3+;另取少F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含有Fe2+,
故答案为:取少量F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3+;另取少F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含有Fe2+;
【点评】本题考查了无机物质的转化关系,物质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应用和判断,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答题时注意元素化合知识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