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

写作(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你可能会有切身的体验,也可能会有独特的感悟。

请以“免费”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写作指导:

    本题能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这几年来,免费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正如材料所说,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当然,不同的免费,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本次作文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篇好的作文,首先是审题和立意。

    “免费”,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很多人都向往它,我们在审题时要搞清以下几点: “免费”的对象是谁? “免费”的实施者是谁? “免费”的内容是什么?

    “免费”的目的是什么? “免费”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包括生活、心理、人格等)。

    如何看待“免费”?

    “义务教育免费”体现的是政府办教育的决心,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得到了实惠;“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是社会的进步,体现出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幸福生活的具体的展示;而“商品免费试用”往往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等待你的常是一些消费陷阱。因此,并非所有的“免费”都是美味,对待免费,需要三思而后行。

    本次作文中,有些同学没有很好地解读题目的要求和“免费”的含义,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种,误解题意,把“免费”写成了“不免费”。

    如开头引用“天下不会掉馅饼”或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后写一个人是如何通过勤奋拼搏最终获得成功。最后得出任何成功的取得都是不免费的,需要付出最艰苦的努力。严格说来,这属于偏题。语言不好,书写不好,只能在30分左右。语言不错的,书写不错的,也难以超过42分。

    第二种,将“免费”置换为“降价”或是“无私奉献”,丢掉“免费”本身的内含。

    第三种是穿靴戴帽式。前面写一个完整的亲情故事,行文几乎不提“免费”两个字,在文章的结尾,贴一下“免费”。这类文章也应视为没有严格地扣题,一般评为40分左右。

    亲情类故事不是不可以写,但要有技巧。文章主体部分要能点击主旨或是题目。如写几个阶段,母亲免费为你提供了一个生命孕育的场所,免费为你提供了衣食住行,免费为你提供了教育条件,为你免费的事情太多太多,这样一路写下来,最后再深化情感和主旨,好文章同样得高分。

    第四种是演义材料。把材料中的三个事例一一排列出来。不管是议论类的,还是记叙类,一般在45分左右。

    第五种是观点不够明确。一下子说“免费”好,一下子说“免费”不好,最后文章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这样的一般为45分左右。这不同于辩证地分析,辩证分析是有中心观点,把问题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篇文章要有中心观点,基本要求是集中和鲜明,高要求是新颖和深刻。

    第六种撞车严重。好多同学写商场搞免费活动,最后让人上当受骗。这类题材固然可以写,但写的人太多,若自己又不能出新,不能深入,很难得高分。

    第七种是文体不清。学生可选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好的记叙文要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与“免费”相关的故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进行描写,引发自己对“免费”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

    好的议论文要能紧扣“免费”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

    记叙类:

    1、如写一个免费的公园,里面还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免费的活动,让人大受收获。

    2、老人持“老人卡”上车,反而遭到一些人冷眼。文章呼唤在物质上“免费”后,要更多一些人文关怀。

    3、商场免费容易受骗,而免费的亲情永远不会受骗。两个故事交织一起,相互映衬。

    4、家境贫寒,父母给自己买了一些营养品,说是单位免费发放的。自己后来知道了,也要让父母“免费”享有幸福晚年。故事感人,融入真情。

    5、有人享受了太多的“免费”,在其位不谋其政,最后成为阶下之囚。故事具有很好的讽喻和警醒性。

    议论类:

    1、剖析“免费”背后的深层目的。或是社会进步,或是有险恶用心。

    2、剖析“免费”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或是“免费”给社会带来的一些弊端。

    3、剖析人们追求“免费”的心理。

    4、很多“免费”的背后,常是一些人辛勤的付出,大至社会国家,小至家庭,我们应好好地珍惜。

    5、亲情常是“免费”的,但成长的历程,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味的“免费”,免费的爱,有时恰恰是一种伤害。

    6、超越物质的“免费”,享受自然的,精神的“免费”。如苏轼那样免费享有清风明月,或是通过阅读,免费和古往今来的大师们对话,灵魂得以提升。

    这一次作文,很难宿构和套作,那些动辄屈原、司马迁等三段式的作文很难取胜。它在引导我们要一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如果只是闭门死读书,不闻窗外事,很难写出精彩的篇章。

【记叙文】

免费

    免费的生活,让奶奶更加喜欢质朴的农村。

    小时候,总听奶奶讲过去的事,奶奶也总是强调过去生活的艰苦,处处要花钱,但是活得很踏实,

    奶奶来城里住着这几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上,奶奶一直嘱咐我要注意节约:“你看,坐车要花钱,上学要花钱,这吃和穿,哪一样不是钱朝前。”“奶奶,我念书不要钱。”这是我第三次跟她说了。

“车来了,赶紧上车。”我掏出了月票,奶奶赶紧摸出几枚温热的硬币很着急地递给我:“赶紧把车钱给了。”

“老人家,您只要付孩子的钱就行了,您啊,有老人证免费。”司机温和地说。

“啥,不要钱?”奶奶疑惑地摇头。

    一路上,我发现奶奶坐立不安,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头上甚至冒出了汗珠,“奶奶,怎么了,不舒服了吗?”我担心了,“不是,白坐车我这心里不踏实。”奶奶很是焦虑,我无奈地笑着,但奶奶依然拘谨。

下了车,奶奶重重地吐了口气,好似卸下了千斤重的担子。晚饭后,我领着奶奶去附近的公园转转,沐浴着和煦的晚风,高兴的奶奶还哼起了小调。可是,马上奶奶又开始焦急了:“孩子,这里怎么没有卖票的啊?被人抓住可就麻烦了。”

“奶奶,这公园是免费开放的。”

“啥,又不要钱?”她不再像刚来那时候那么轻松了,甚至变成了小心翼翼,更别说唱歌了。

    出了公园,奶奶伸了一个懒腰,似乎很累。

路过一个化妆品店的时候,一个销售员正在卖力地宣讲,奶奶被说动了。

“小姑娘,这套老年装的多少钱。”奶奶拿着很小的一袋包装问。

“这个啊,不要钱,免费送给您回家试用,好了,您再来买这种大包装的。”

“啥,又是免费的?”奶奶拉着我迅速逃离。

    一路上,各种“免费试用”、“买一送一”、“进店就送”的广告牌充斥了大街小道,奶奶将她的担心和害怕一股脑地传染给了我,我跟着奶奶飞回了家。

那一晚,奶奶没有睡好,第二天硬逼着爸爸送她回家,问原因只说不习惯,跟着奶奶刚到村口,就见收电费的老周头手里拿着一张单子,交了钱的奶奶舒舒服服的喘了一口气:“还是乡下好啊!”

免费

    小区里突然挂起了一条横幅,“某月某日,著名医生某某将来本社区坐诊,欢迎大家前来免费体检!”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免费”两字拉的特别大,还加了一个爆炸形的框。

    某月某日上午,小区里来了一辆面包车,从上面搬下了一些木板和几张桌凳。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从上面下来了几个医生模样的人。

    等几个白大褂坐定,在一旁等待着得人便迫不及待的围了上去。场面顿时热闹了起来。

    一群人围在临时搭成的台子边,看那些白大褂拿出了几台仪器。

    开始了!一个白大褂站了起来:“我们都是某某医院的医生,这次来为大家免费体检,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咨询,都是免费的!”每当他说道“免费”的时候,语气都格外的重,声音拉的格外的长,一再强调着免费。又拿出传单,分发着。

    这在人群里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我先来!”一位大爷自告奋勇的坐了下来。医生一阵忙碌,忙完了,摘下听诊器:“大爷,您的身体非常健康,一定天天锻炼吧?”老大爷一脸红光:“那是,我的身体可是不差的!”老大爷高兴的离开了。

    又是一位老大妈,坐了下来。医生熟练的给他检查完后,对她说:“您的心脏好像不大好,气血不大通畅。”那位大妈说:“是啊,这不,我随身带着药呢!”说罢,拿出一个绿色的小瓶晃了晃。

    人越来越多,又围上了几个看热闹的。“您心脏不大好!”“您血糖高!”“您有脑血栓吧?”医生检查忙碌了起来。“啊?不会吧……”“我怎么不知道?”“难怪我老头痛。”

    “那么我该用什么药啊?”突然一个人问了一句。“我们这次带了一些进口的新药,”说着,医生拿了一瓶绿色的小瓶举起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脑血栓,都有很好的治疗、预防效果!”

    “唉?”第二位大妈突然叫了起来,“这不和我那瓶一样吗?我儿子说是美国进口的,他从美国带给我的呢!你这儿也有啊!那么你这药多少钱一瓶啊?”

    “88元!”

    “啊?我的天!我的儿子买了两百多呢!这么便宜?这下亏大了!给我来几瓶吧,便宜不少呢!”

“我也来几瓶,保健也好。”

“我买!”“我买!”

    转眼之间就卖空了。

晚上,某一家里。

“妈,这是什么啊?”

“美国新药,保健用的,才88,便宜!”一边拿出宣传单。

“什么美国新药啊!上面写着:made in china!”

“啊?”手中的传单落地,上面印着非常扎眼的“免费”两字。

【议论文】

免费

    当免费深入人心,渐渐生根,蓬勃生长时,当“天下为公”又重新跻身“潮流”时……殊不知一场思想之争之变的硝烟已经燃起。

    数十年辛勤劳作,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于是,政府将充分发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职能。义务教育,老人免费乘公车,公园免费开放,商品……仿佛免费之门在“一只手”的作用下轻轻推开了。

    免费的确惠民,利民。然而,免费并非浪费。因为是义务教育,不花父母半毛钱,于是学生对学业轻视,好学赖学,反正不花钱,国家义务的;乘车免费,三站乘车,两站乘车,一站也乘车,不乘白不乘,反正不花钱。于是免费便激涨起一阵阵占便宜之风,许多人便放弃多走路锻炼的初衷,几步路也乘车;公园免费开放,结果可想而知,又无意间造就更多的破坏。如此种种,不也发人深省吗?是惠民还是“害民”呢?

    进一步想,免费的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当社会再进步十载,那便是天下为公啊!天下为公自然是理想状态,假如经济增长快过人文素养的提升,会是怎样的局面呢?不难想象,有的人妄图贪享权利、福利而无心工作;有人仅凭优越的保障制度消遣一生。于是社会发展背起沉重的负担,直到有一天止步,难道我们还要重新再经历一番回归历史的运动吗?

    世界最新一项调查显示,丹麦以9.31的高分居“世界最清廉国家”的榜首,令各国深深折服。不妨深究,丹麦不仅没有层出不穷的免费政策,而且是“高税收”,于是国民赚的越多,税收缴的越多,税收缴的越多,人人越发努力,但又不盲目求利,发展适中,人民照样安居乐业。免费还是高税收,各有各的优缺点,既然我们选择前者,就有必要先思考其实施的前提条件。

    免费需要一种心态,需要思想达到一定高度。免费不是浪费更不是安于享乐,它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我们享有免费的权利,同时我们有义务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个好公民,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免费带来了一场思想考验,每个人必须勇敢地通过考验,进步升华我们的思想。免费也是一种奉献,正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标语一样。我们在进步,社会才会进步。

    当免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时,我们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做的远不止形式上免费”。

免费

    时代在变,生活也要变。于是我们开始迈向“免费时代”。

    从最初的红色旅游免费,到后来的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免费,免费,免去的只是钱,与我们自身而言,民族文化与精神万不可免!

    去年中秋节,南京玄武湖免费开放,这本是一件利民之事。可是一天下来,电视台去拍摄报道时,所到之处,所见之景,垃圾满地,草坪上的草被踩踏的“满身伤痕”,被折枝的桂花树,歪歪倒倒的盆栽花,无不令人心痛!公园免费开放,多好的一件事儿,结果却因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让它抹上了一层黑,情何以堪?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雅号,古人创造的文明礼仪在我们现代人身上又体现在哪里呢?免费只是一种形式,而于我们,也是对自身道德素养的一种肯定和信任,作为千年文明古国,我们千万不应当免去我们的礼仪!

    诚然,免费可以检测我们的品格,但与此同时,免费仍然可以塑造我们的灵魂。

    “我就想通过自己的课来让这些青年开阔自己的视野,放飞想象的空间。”这是上海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所言之语。他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在自己家开设免费学堂。专门讲授中西文化。他没有课本,想到哪讲到哪,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学生几乎坐满了他家的客厅。“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我就觉得自己做得有意义。”有一次,两个学生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得面红耳赤。他不但不加劝阻,反而笑着观战。事后他向学生解释,这就是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各执己见总比规范答案来的好。一个免费学堂,一个朴实的老师,也许他的力量还不足以影响全国的青少年,但那些听他课的人至少学到了些许“精髓”。有了这样一群人的带动,谁敢说他们中就不会出现一个犹如“孔子”般的人呢?

    免费,是一种力量,它催促着人们要守原则,懂礼仪;免费,是一种责任,它要求人们热爱公共如爱己;免费,更是一种精神。它教导人们要乐观向上。

    免费,总会为人津津乐道。无论是古代孔圣人的周游列国“免费讲学”;还是现如今的明星慈善义演;或是那些在他人遭受灾难时,毫不犹豫的伸出救援之手而不求回报的人。他们身上,都寄托着一种精神,都投射着一种无私和大爱!

好或坏,总是这样相互矛盾的存在着;免费之后,也亦会出现两种局面。但是无论怎样,我们仍然应该坚信,免费更多地为我们提供着阳光的一面。因为有了它的存在,社会才更和谐,生活也才会更加美好!


解析:

相关题目

已知点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
已知点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同学们,本学期一开始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同学们,本学期一开始我们就结识了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人物,领略了他们的风采:其中有虽满脸zhòu (         )
建国初人民教育的奠基工程有  ①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召
建国初人民教育的奠基工程有  ①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③制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④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A.
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 - t图象,其末速度为v
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 - t图象,其末速度为vt,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则 A、         B、 C、         D、无法确定  
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
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草原分布在(    )  A.亚洲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草原分布在(    )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非洲
已知抛物线方程的焦点在轴上,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
已知抛物线方程的焦点在轴上,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的值。
heart disease for many years,he had to take medicine everywhere. A.Having suffer
heart disease for many years,he had to take medicine everywhere. A.Having suffered from B.Have suffered from C.To suffer from D.Suffering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