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有俊才,一览千言。弱冠举进士,授乌程尉。神龙中,累迁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俄拜中书舍人。寻而父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掌枢密,时以为荣。机事填委,文诰皆出手。中书令李峤叹曰:“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俄迁太常少卿。景云中,父薨,诏起复为工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抗表固辞,辞理恳切,诏许其终制。服阕就职,袭父爵许国公。玄宗谓宰臣曰:“有从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否?”对曰:“任贤用能,非臣等所及。”玄宗曰:“苏可中书侍郎,仍供政事食。”明日,加知制诰。有政事食,自始也。入谢,玄宗曰:“常欲用卿,每有好官阙,即望宰相论及。宰相皆卿之故人,卒无言者,朕为卿叹息。中书侍郎,朕极重惜,自陆象先殁后,朕每思之,无出卿者。”时李□为紫微侍郎,与对掌文诰。他日,上谓曰:“前朝有李峤、苏味道,谓之苏、李;今有卿及李□,亦不让之。卿所制文诰,可录一本封进,题云‘臣某撰’,朕要留中披览。”其礼遇如此。玄宗欲于靖陵建碑,谏曰:“帝王及后,无神道碑,且事不师古,动皆不法。若靖陵独建,陛下祖宗之陵皆须追造。”玄宗从其言而止。开元四年,迁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侍中宋同知政事。刚正,多所裁断,皆顺从其美;若上前承旨、敷奏及应对,则为之助,相得甚悦。尝谓人曰:“吾与苏家父子,前后同时为宰相。仆射长厚,诚为国器;若献可替否,罄尽臣节,断割吏事,至公无私,即过其父也”。八年,除礼部尚书,罢政事。俄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事。前司马皇甫恂破库物织新样锦以进,一切罢之。或谓曰:“公今在远,岂得忤圣意?”曰:“明主不以私爱夺至公,岂以远近间易忠臣节也!”竟奏罢之。十五年卒,年五十八。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给事中 累:多次。
B.诏起复为工部侍郎 诏:诏书。
C.加银青光禄大夫 加:兼任。
D.服阕就职 阕:结束。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苏“受皇帝赏识”和“不顺从圣意”的一组是
A.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抗表固辞
B.每有好官阕,即望宰相论及 非臣等所及
C.今有卿及李□,亦不让之 陛下祖宗之陵皆须追造
D.即过其父也 一切罢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年轻时就才华出众,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担任乌程县尉。神龙年间,他与父亲同时到中书省掌管重要机密事务,被当时的人看作是极为荣耀的事。
B.苏在为父亲苏服丧期间,就被任命为工部侍郎,但他并未立即就任。就职后又被破格升任为中书侍郎,还破例被供给主持政事的月俸。
C、苏担任中书侍郎后,入宫谢恩,受到玄宗的赞赏。玄宗认为自从陆象先去世之后,没有比苏担任中书侍郎这一重要职务更合适的人选了。
D、苏和宋同任宰相时,配舍得非常默契。宋也曾与苏的父亲同任宰相,他认为苏虽然也是治国之才,但苏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