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束时,丙同学发现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文字表达式.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实验验证】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性质;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
【拓展延伸】根据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也会产生氧气解答.
【解答】解: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验证】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说明250℃时,二氧化锰不能分解,所以猜想Ⅰ和Ⅲ错误;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不是作催化剂,原因是加了高锰酸钾之后,产生氧气速度加快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验证】Ⅰ和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不是,加了高锰酸钾之后,产生氧气的速度加快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点评】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对于探究实验的设计,一定要有明显的现象差别才可以,所以在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否会生成氧气探究中,就有两个方案可以参考,质量变化法和生成物检验法,掌握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性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