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1

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NaHCO3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__(”)判断正确。试剂X__________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__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8.3,则__________(”)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__________(”)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HCO水解呈碱性且水解过程吸热,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正盐Na2CO3水解程度大于酸式盐NaHCO3的水解程度。

(1)Ba(OH)2溶液、石灰水分别与Na2CO3NaHCO3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与Na2CO3NaHCO3都不产生白色沉淀,只有BBaCl2溶液与Na2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NaHCO3不反应,可判断Na2CO3存在,乙正确。

(2)将溶液恢复到原温度10℃,若溶液的pH仍等于8.3,说明NaHCO3未分解生成Na2CO3,则甲正确。

(3)常压下加热煮沸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所以NaHCO3不可能分解,则甲正确,乙错误。

答案:HCOH2OH2CO3OH

大于

(1)乙 B

(2)等于 甲

(3)乙 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相关题目

—Tom hasn't finished what he was saying.   —He      .I already know wh
—Tom hasn't finished what he was saying.   —He      .I already know what he has in mind.    A. shouldn't       B. may not        C. can't       D. needn't
不等式2x+5>4x﹣1的正整数解是.
不等式2x+5>4x﹣1的正整数解是.
1141年宋金签订和约,南宋划归金的土地是(    ) A.黄河以北
1141年宋金签订和约,南宋划归金的土地是(    ) A.黄河以北的土地                        B.长江以北的土地 C.汉水、长江以北的土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然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
唐朝中期推行两税法,它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实际作用是 A.
唐朝中期推行两税法,它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实际作用是 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B.缓解了因均田制破坏造成的财政困难 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
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型中微子(re)而获得
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型中微子(re)而获得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A.实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A.实施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映这一结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映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马可·波罗游记》中采集香料的记载 B.印第安人吃木薯粉面包 C.哥伦布发现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