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1

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NaHCO3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__(”)判断正确。试剂X__________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__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8.3,则__________(”)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__________(”)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HCO水解呈碱性且水解过程吸热,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正盐Na2CO3水解程度大于酸式盐NaHCO3的水解程度。

(1)Ba(OH)2溶液、石灰水分别与Na2CO3NaHCO3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与Na2CO3NaHCO3都不产生白色沉淀,只有BBaCl2溶液与Na2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NaHCO3不反应,可判断Na2CO3存在,乙正确。

(2)将溶液恢复到原温度10℃,若溶液的pH仍等于8.3,说明NaHCO3未分解生成Na2CO3,则甲正确。

(3)常压下加热煮沸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所以NaHCO3不可能分解,则甲正确,乙错误。

答案:HCOH2OH2CO3OH

大于

(1)乙 B

(2)等于 甲

(3)乙 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相关题目

某电流表的电阻约为0.1 Ω,它的量程是0.6 A,如将这个电流表
某电流表的电阻约为0.1 Ω,它的量程是0.6 A,如将这个电流表直接连接到2 V的蓄电池的两极上,会产生什么后果?
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km,压强约增加25250~30300kPa,这对固
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km,压强约增加25250~30300kPa,这对固体物质的平衡会发生较大的影响,如CaAl2Si2O8   +  Mg2SiO4  CaMg2Al2Si3O12(钙长石)   (镁橄
若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第5项的值是5,则的值是:    A.     
若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第5项的值是5,则的值是:    A.             B.          C.2            D.不存在
马克思曾说:巴黎公社“只不过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
马克思曾说:巴黎公社“只不过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这句话主要是指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B.中国共产党
化简:÷(-a-2),并代入一个你喜欢的值求值.
化简:÷(-a-2),并代入一个你喜欢的值求值.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核仁被破坏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有多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腐败高官被依法查处 ①体现了我国公民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