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默写 19.《阿房宫赋》一文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

情境默写

19.《阿房宫赋》一文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           ;            ,        。

2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2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22.“取法于上,仅得为中;              ,              的领悟。

答案

19.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0.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2.取法乎下,仅得其下

【解析】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兀”“跬”“”等。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一要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防止“口是手非”。二要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同学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僻难写字的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三要要注重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着,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这就要求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四要关注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五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数。

相关题目

I _______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before. A was never reading       B. wi
I _______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before. A was never reading       B. will never read        C. had never read           D. have never read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
阅读《济南的冬天》语段,完成9~12题。(9分) (1)最妙
阅读《济南的冬天》语段,完成9~12题。(9分)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
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C.蔗糖受潮后会粘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节约水资源,防止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 A.生活污水随
、导致苏联(苏俄)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苏联(苏俄)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19211923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23.1334.5544.24 A
24.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
24.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将无宁日矣。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