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长门怨 齐浣 宫殿沉沉月欲分,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长门怨

齐浣

宫殿沉沉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注】①昭阳:宫殿名。②更漏:报时的漏壶。

20.“昭阳更漏不堪闻”写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心理?(5分)

21.“不是思君是恨君”一句有的版本作“半是思君半恨君”。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20.度日如年,害怕听到报时声。(2分)写出了女主人公失宠后独处冷宫的极度寂寞、哀怨。(3分)注:答出寂寞、哀怨其中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

21.示例一:“不是思君是恨君“一句好。由“珊瑚枕上千行泪”可知,“不思君”是假,其真意恰恰是思念甚深,至于生出怨恨,这是以恨写爱,更能表现爱之深,无理而妙;“恨君”也与标题中的“怨”相照应。(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示例二:“半是思君半恨君”一句好。分不清是爱还是恨,又爱又恨,更能表达女主人公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分析,由标题“长门怨”中的一个怨字,为整首诗歌奠定了哀怨的感情主基调。然后根据“昭阳更漏不堪闻”一句大意,抓住关键词“不堪闻”很容易体会出女主人公独处冷宫害怕听到报时声的寂寞与哀怨,将女主人公度日如年的情形表现的淋漓尽致。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炼字的题,解答此题,可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即哪一句好,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观点,从“不是”或“半是”一词在表现手法、表达出的作者的情感、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角度来阐述哪一种更能表达女主人公的情感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 A.易液化    B.比空气
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 A.易液化    B.比空气轻  C.极易溶于水  D.能跟水反应
I(6分).下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小动物所吸收
I(6分).下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小动物所吸收的氧气量。分别以 20 粒萌发的豆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
下图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自然增长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
下图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自然增长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下列是关于“微生物接种以及单个菌落观察”实验操作的叙
下列是关于“微生物接种以及单个菌落观察”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入培养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电场线方向场强逐渐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电场线方向场强逐渐减小    B.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C.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升高    D. 沿电场线方向
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等于( ) A.7  B.
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等于( ) A.7  B.8  C.10  D.11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 甲、乙同时出发  
已知等差数列中,前n项和为,若+=6,则(    )     A 、12  
已知等差数列中,前n项和为,若+=6,则(    )     A 、12     B、33     C、66      D、99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