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阅读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我国与发达国家生产一美元产值平均消耗原油的比较和我国部分工业污染物年排放量的情况统计
生产一美元产值平均消耗原油的比较 | 我国部分工业污染物年排放量 |
中国 | 发达国家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碳 |
800克 | 211克 | 2200多万吨(世界第一) | 1300多万吨(世界第一) |
材料二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7年2月,《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材料三 在《巴黎协定》的榧架之下,中国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的四大目标:第一,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60%到65%;第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总的能源当中的比例要提升到20%左右;第三,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达到峰值;第四,增加森林蓄积量和碳汇,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
(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简要谈谈你对走绿色发展道路重要性的认识。
(2)促进绿色发展,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①符合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环境压力,③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公民践行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⑤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水续发展。
(2)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④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解析】
(1)材料一说明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性,材料二强调说明必须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材料三说明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三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可以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意义进行说明,具体围绕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引导公民践行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等组织答案。(2)中学生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所做的贡献,我们应该围绕着“增强意识”“学习和宣传”
“落实行动”“作斗争”“建言献策”等角度具体组织答案。
点睛:本题通过材料引入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意在说明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学生在回答时,一定要懂得我国在这方面的国策、战略和发展观的制定和出台,从而从政策角度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