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按要求回答问题: 温度/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按要求回答问题: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来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  

(2)在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该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g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的质量增大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答案

分析:

(1)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进行分析即可;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并结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进行分析并完成解答.

解答:

解:(1)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可以知道,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为溶质,水为溶剂;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在4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6g,KNO3的溶解度为63.9g,所以向两个分别盛有50g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能够到达饱和的为氯化钠,该溶液的质量为:36.6g+100g=136.6g;

A、剩余固体溶解,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故A说法错误;

B、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升高温度不能形成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所以只有加入水才能得到不饱和溶液,所以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故B说法正确;

C、溶质质量增加,溶液质量一定增加,故C说法正确;

D、要使溶液中的溶质继续溶解,可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升高温度不能让食盐水变不饱和,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硝酸钾;

(2)NaCl;136.6;BC.

相关题目

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下图),据此回答若n=126、m=46,下
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下图),据此回答若n=126、m=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省区有中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B.A坡降水量大于B坡C.图中河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一种有机物,其分子式为C3H8,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一种有机物,其分子式为C3H8,它属于(   )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
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据此回答第1—2题: 1. 以下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地
已知中,,,点在直线上,若的面积为,求出点坐标.
已知中,,,点在直线上,若的面积为,求出点坐标.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②4a+b=0;③当y=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②4a+b=0;③当y=2时,x等于0.④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留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一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开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室温下,1LpH=13的NOH溶液中,由水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