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耶稣会士带来了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文明,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者的理由,就是“中国之教,自伏羲以迄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参之。”也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反对吸纳西方文化。
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上述拒绝者的文化态度。
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耶稣会士带来了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文明,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者的理由,就是“中国之教,自伏羲以迄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参之。”也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反对吸纳西方文化。
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上述拒绝者的文化态度。
⑴上述拒绝者的文化态度是一味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这是不可取的。(2分)
⑵儒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能“尽善尽美”。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分)
⑶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不能全部吸收,也不能完全拒绝,应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4分)
设问的指向性不明确,因此要认真审材料,从材料的关键词句中找出考查点。从材料中可知此题考查文化创新应该注意的问题: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