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 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 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14. B    15. 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们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了,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并非选项所说“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的意思。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 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给我们的启示其实离不开诗中所阐发的道理。

颔联“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摧。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原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这首诗歌作者完全是有感而发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对书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却无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义。书本是前人经脸、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广博地读书。但是,书本又并不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承。前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如是也!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无保留地兼收并蓄,以假为真,以讹传讹,以至为书而误;我们只有以怀疑的理性目光去择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为自己的血肉,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就是本诗所给予我们的哲理性的启示。

相关题目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Mg在空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室温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
在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中,人的眼睛属于(   ) A.系统     
在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中,人的眼睛属于(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如图所示,桌子上放着一把茶壶,小明、小强、小红、小婷
如图所示,桌子上放着一把茶壶,小明、小强、小红、小婷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那么小强看到的是               A.           
如图,把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
如图,把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的O点.现将小球拉到B点(悬线拉伸竖直),然后由静止释
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
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道是 A. 酸味的                              
下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下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
单项填空; 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
单项填空; 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There is an apple in the tree. A. / ə / , / i:/              B. / æ / , / i:/     
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
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经2 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mol·L-1。下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