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高树鸣蝉 ①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高树鸣蝉

①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以某种东西为标志的。对夏天来说,是蝉。

②国人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爱之、咏之者众,伤之甚至厌之者亦不少。古往今来,描述蝉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爱之高洁者,如“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歌之清雅者,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都是因喜蝉声境界高远、卓然遗世所致。但另一方面,蝉鸣又易使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司空曙的《新蝉》堪为代表:“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③蝉声就这样来了,又是一年。蝉鸣有一种恬静之愉,无蝉,则如无酒不欢,食不甘味,夏意便少了几分酣畅与淋漓。当是时也,可以簟枕邀凉,蒲扇把风,绿茶啜口,琴书换日,摆龙门阵,逍遥走过漫长而烦躁的时光。在这样的氛围里,人是闲适而从容的,甚至可带点慵懒或倦怠——炎炎烈日,或许是老天爷赐予人们的礼物呢。消夏,尽可如斯。

④一出智取生辰纲把“公子王孙把扇摇”斥为反角,事实上,若是有条件,农夫何不想如此。人的本性总是趋同的。周美成《满庭芳》有云:“午阴嘉树清圆。人静乌鸢自乐。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反映的却正是普通的人性。这首词的主题“夏日澡水无想山作”,想来也极富韵味。

⑤蝉有时的确代表着这样的“无想”象征。

⑥忽然听见蝉鸣有些异样了。声音不再连在一起,分隔成数段,也不再嘹亮,有点怯怯的尾巴。这是秋的讯息。记忆中刚上大学那年,在校园里听到的蝉鸣,是最难忘的。黄昏,一个人走在陌生的校园,听到蝉鸣,就像电影《苔丝》见过的场景:安吉尔坐在高处,面向西方,吹奏哀怨的长笛。此时方觉得蝉声竟是如此凄婉。以前在老家从未如此。蝉鸣在一瞬间完成了质变,所有与离别、伤逝有关的情堵便统统指向蝉了,也明白了古人感怀的种种缘由:寒蝉凄切、冷蝉声残……由夏入秋,原本无辜或者可爱的蝉蒙上了悲秋的传统色彩。如同怕见飞花,此时却是怕听蝉鸣了。怕蝉扰乱了本来平静的心思,越往后,秋蝉、蟋蟀这些东西,叫一声,也要令人断肠。

⑦这样的经历多了,直至熟读了姜白石,心中才始告豁然。他说:“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寥寥几句,呼应的是他一贯的清空风格,却耐人寻味。没有过多的情绪寄托,用的是白描,高树,晚蝉,西风,类似于马致远的《天净沙》。但妙在前有“岑寂”二字,蝉鸣在耳朵里似乎听不见了,周围唯有清寂一片。

⑧无论赞美,还是愁怨,对蝉的百般情结,都化归原本的自然。蝉声终于渐稀,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作为长达数月的听众,我们准备好了么?一直呆在高树枝头的蝉,要说再见了。在这段有蝉的长长时光里,我们是否早已宠辱不惊,有了也无风雨也无睛的“禅”境?

⑨不能因喜转悲,来苛求这位每年拜访我们的老朋友。还是抛开太多的拟人化因素,以科学精神看待蝉好了。恰如法布尔所说,4年泥土下的黑暗,1个月阳光下的歌唱,经历了化蛹为蝶般的蝉是伟大的,它们完全值得尊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这种体悟的最佳标本应当是听夜蝉。暮云四合之时,万籁渐寂,而蝉还在沉吟。在浓密的暗夜中,对那些虫儿来自心灵的呓语也陡然觉得深刻起来,没有在同样的黑色中长时间的涅槃,何来如此持久、坚韧的声音?

⑩周围的高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叶儿无声地诉说季节的轮回。我们更应想念那些餐风饮露、择高而栖的蝉,年复一年,它们与我们同在,一起奏响着前方悠远的岁月。

作者在文中把飞花、秋蝉、蟋蟀等物归为一类,请简析其原因。

第⑤段说:“蝉有时的确是‘无想’的象征。”请解释句中“无想”的含义,并指出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典诗句,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简要分析。

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谈谈对“它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它们完全值得尊敬”的理解与感悟。

答案

【小题】

因为飞花、秋蝉、蟋蟀等都能够引起人们悲愁伤势的情绪。

【小题】

“无想”代表着一种闲适从容或悠闲逍遥的心境。(2分)在结构上,这句话对上面两段有总结或收束的作用。(2分)

【小题】

要点:使文章风格典雅,意蕴深厚。(2分)(答出其中的一点即可)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表达效果进行分析。(2分)

【小题】

蝉经受了漫长而艰苦的生命历程,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享受生命的快乐。(3分,每点1分。)感悟能够扣住其中的任何一点阐发,言之成理即可。(3分)


解析:

【小题】

【小题】

【小题】

【小题】

相关题目

落   红 曾绍炉 ①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
落   红 曾绍炉 ①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对我是那样的吝啬,少年时代与我情同手足的两位女友:红枝、红梅都因生存的艰难离我而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俗话说,隔层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俗话说,隔层肚皮隔条心,在婆婆面前,我是一个谨慎的媳妇,这么多年来与婆婆相敬如宾,从没有红过
美国人种构成中12.85%为黑种人,这些黑种人的祖先来自( )
美国人种构成中12.85%为黑种人,这些黑种人的祖先来自( )A.南美洲 B.亚洲C.欧洲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的
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为   ▲   .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为   ▲   .
如图甲所示,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5 Ω的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
如图甲所示,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5 Ω的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图乙为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 使F与A间距离稍大于
 B How does it happen that children learn their mother tongue SO well?When we c
 B How does it happen that children learn their mother tongue SO well?When we compare them With adult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we often find this interesting fact.A little child without knowl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