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现实造成人们对知识尊重的程度有所降低,而在不少“因教育致贫

①现实造成人们对知识尊重的程度有所降低,而在不少“因教育致贫” 的农村,此种现象尤甚。其实,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场美丽误会,而是人们对三个定义的理解有误会。

②第一,对“知识的误会”。知识改变命运,却不等于文凭改变命运。更遑论,目前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严重脱节,高校专业的设置难以与市场实际需求与时并进,存在用机械、无用的背书和复制粘贴的论文考核学生等种种弊病。

    ③第二,对“改变”的误会。改变应当是多个层次的,其中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变化。在“一切向钱看” 的社会环境下,“改变” 也常被单纯异化为银行存款数字的增加了。似乎只有从一根扁担、一头驴、一间草房到开着宝马奔驰、住着洋楼别墅才叫改变,而对于学识涵养、品格修养、道德水准等精神世界的改变却被严重忽略。

    ④第三,对“命运” 的误会。世人将命运的差别简单定义为财富和地位的差别,坐在空调房里穿西装打领带才是“精英”,体力劳动致富还是被看作下等工作。卖猪肉卖得再成功的名校毕业生,也难免被认定为不务正业,显得与大学的高雅格格不入。

    ⑤只有改变这三种误会,“知识改变命运”才不会被人们看作是美丽的误会。首先,求知应当与求职一样重要,运用知识的能力应当被重新评估,其地位要高于纸上谈兵的各色证书。其次,未来人才的发展趋势是,胜任任何工种都需要相关的职业技能,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因受教育改变的思维方式、创新创造能力促进了你的工作成效,那都是改变的一种。其三,生活的幸福感也不单纯由物质而决定,空有家财万贯,然而精神世界空虚乏味,只能靠挥霍无度填补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求知,可以使得精神世界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追求,也不啻于对命运的改变。

1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16.第④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案

15.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场美丽误会(2分)(答最后一句得1分)

16.举例论证,(1分)有力论证了人们对“命运”的误会(1分)(或:有力论证了世人将命运的差别简单定义为财富和地位的差别”的观点)

相关题目

We work together to achieve our common purpose:_________world that is safer, c
We work together to achieve our common purpose:_________world that is safer, cleaner and healthier than         one we found. A. the;the               B. a;不填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氯酸钾B.过氧化氢溶液C.空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氯酸钾B.过氧化氢溶液C.空气D.高锰酸钾
历史学家黄仁字在《即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
历史学家黄仁字在《即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  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    文化”的展开主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表明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表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它表明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C.它表明
如图,某班教室有9排5列座位,请根据下面4位同学的描述,
如图,某班教室有9排5列座位,请根据下面4位同学的描述,在图中标出“5号“小明的位置。1号同学说:“小明在我的后方”,2号同学说:“小明在我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9题。(8分)     桃树、杏树、梨树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9题。(8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
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用
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