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2012214,两院院士、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吴良镛一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荣誉。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他名字中的,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吴良镛从小爱好广泛,吟诗作画,读完《红楼梦》后,突发宏愿,将来也建造一座像大观园那样秀美的园林建筑。

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大学里,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他发表在校刊《建筑》上的文章《释》(阙是汉代典型建筑),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吴良镛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发函让他当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这也让他能有机会看到梁思成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开阔了眼界。从此,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在美国求学期间,吴良镛深受沙里宁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沙里宁对弟子吴良镛不吝溢美之词: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来自于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来自于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

1950年,正当吴良镛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回到祖国。归国后的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与恩师梁思成一样,他的刻苦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时,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亦师亦友,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平时生活也很朴素。 

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吴良镛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从而更有效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生力军。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的设想与建议,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之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中,吴良镛也遇到了与恩师一样的困境,为保护北京历史遗迹四处奔走呼吁。为此,他对北京旧城区进行调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这样既能满足民众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韵。他的有机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菊儿胡同改造中得以应用。在他看来,城市和人体一样,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应该保留相对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烂的没有文物价值的,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旧。

吴良镛认为,北京的旧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创造一种社会型住宅,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按照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论改造完成的菊儿胡同今非昔比,白墙黛瓦,柳绿花红,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儿胡同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一位英国建筑评论家说: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它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5.为何说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6.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赞美吴良镛,说他的工作有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具体体现在吴良镛工作的哪些方面?(6分)

答:                                                                 

 

                                                                 

                                                                                                                                      

     

17.其实,在吴良镛的身上也体现着一种诗意的栖居,结合文中吴良镛的人生经历,谈谈哪些因素让他诗意的栖居。(6分)

答:                                                                 

 

                                                                 

 

                                                                 

答案

15. ①梁思成是发现吴良镛的伯乐,并让吴良镛做自己的助手,让他了解了建筑领域的前沿信息,开阔了他的眼界。梁思成推荐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并写推荐信,促使他成才。梁思成的爱国精神、工作态度与学术精神深深影响着吴良镛。(每点2分)

16.(1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指工作中考虑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兼顾传承与发展,注重新与旧的融合。(2)具体体现在:在培养新中国建筑人才方面: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呼吁重视建筑教育,提出建筑专业与建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在建筑设计理念与构想方面:注重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的建筑古韵与满足人们实际居住的需求的结合,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每点2分)

17有广泛的爱好,吟诗作画,从小有远大志向,并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一直努力着;讲课生动,学生喜欢,对学生来说亦师亦友;为人正派,生活朴素;学术上既前卫,又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相关题目

如图3-4-8所示为变压器示意图,要使电压通过变压器降压,则
如图3-4-8所示为变压器示意图,要使电压通过变压器降压,则副线圈要比原线圈的匝数           ,反之则              . 变压器的示意图
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
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主要吃鱼 C、山顶洞
如图所示,透明介质球的半径为R,光线DC平行于直径AB射到介质
如图所示,透明介质球的半径为R,光线DC平行于直径AB射到介质球的C点,DC与AB的距离H=0.8R.(1)试证明:DC光线进入介质球后,第一次再到达介质球的界面时,在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用“气”组成的词语非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用“气”组成的词语非常多,如与自然现象有关的“空气”、“气温”,与人身体有关的“元气”、“气脉”,与人
已知α∈{-2,-1,-,,1,2,3},若幂函数为奇函数,且在(0,+∞)上
已知α∈{-2,-1,-,,1,2,3},若幂函数为奇函数,且在(0,+∞)上递减,则α=____.
 “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木炭在空气
已知圆C:,则过点A(3,5)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已知圆C:,则过点A(3,5)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