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两位同学根据所给的材料和

为了“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两位同学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实验设计,请分析这两个实验思路是否有不妥之处?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用具:一瓶10%蔗糖溶液,一瓶30%的蔗糖溶液,250mL烧杯一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一只,刻度玻璃管一支,细线一根,支架一个。

    (1)实验方案一:将10%的蔗糖溶液倒入烧杯中,将30%的蔗糖溶液灌满透析袋,将刻度玻璃管插入袋内溶液中,用线将袋口和玻璃管扎紧。将插有刻度玻璃管的透析袋放入有溶液的烧杯中,垂直固定于支架上,记录玻璃管液面的刻度,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的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升还是降。   

    (2)实验方案二:将一瓶蔗糖溶液倒入烧杯中,将另一瓶蔗糖溶液灌满透析袋,用一根细线将袋口扎紧后,放入有溶液的烧杯中,固定于支架上,用另一根细线系住刻度玻璃管的一端并垂直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端放入盛有溶液的烧杯中,记录玻璃管液面的刻度。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上的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升还是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妥之处:

实验方案一:把这两瓶待测浓度的蔗糖溶液当成已知浓度的蔗糖溶液来设计实验,混淆了已知与未知的条件,实属本末倒置。

实验方案二:已知条件给出了一根细线,而实验中却用了两根细线,不符合题目条件要求。刻度玻璃管放入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刻度玻璃管内外溶液无压力差,液面不会发生变化。

    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案为:

    (1)将一瓶蔗糖溶液倒入烧杯中;

    (2)将另一瓶蔗糖溶液灌满透析袋,将刻度玻璃管插入袋内溶液中,用细线将袋口和玻管扎紧;

    (3)将插入刻度玻管的透析袋放入有溶液的烧杯中,垂直固定于支架上,记录玻璃管液面的刻度;

    (4)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上的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升还是降。

    结果分析:如果液面升高,则透析膜中的溶液是30%的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是lo%的蔗糖溶液;反之,可推断透析袋中是10%的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是30%的蔗糖溶液。


解析:

解答这类实验设计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分析。本实验目的是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原理是渗透作用。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分析实验原理时要注意题目所给的条件(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结合有关渗透知识(水分子总是从溶液浓度较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浓度较高的一侧渗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本题提供的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思路:必须将两瓶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分别置于透析袋的两侧,通过观察渗透作用现象来判断溶液的浓度。

相关题目

如图,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波形。原、副线圈
如图,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波形。原、副线圈匝数比,串联在原线圈的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出两端所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三棱柱中,底面,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三棱柱中,底面,,,,,分别是棱,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证:平面; (Ⅲ)求三棱
如图5所示,一颗水平飞行的子弹(长度不计)穿过紧挨着的
如图5所示,一颗水平飞行的子弹(长度不计)穿过紧挨着的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块同样的木块之后,速度恰好为零.该子弹射穿木块1、木块2、木块3所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碳酸钙用作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
 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
 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四面
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C.最小的环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我走到村路上,发现一所房子的台阶上 ,幼稚的我当她也是因为没有吃到鸡蛋而伤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