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一剪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秋娘渡、泰娘桥:吴江的两个地名,均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的。②客袍:旅途穿的衣服。

(1)这两首词都运用了情景相融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

                                                                            

                                                                         

(2)这两首词都写了“愁”,但其含义有所不同。试作具体说明。(4)

                                                                            

                                                                        

答案

(1)李词中“红藕香残”写自然之景,“玉簟秋”写内心凄凉、孤独的情感,首句就把环境气氛和作者内心情感融合起来写,显示了全词的感情色彩。“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想象之景,表达词人相思之情。下片首句写花落水流之景,即景抒情,然后引出作者直吐胸臆的独白,表达作者与丈夫离别后的相思之苦。

    蒋词上片白描写景,描绘“舟过吴江”的情景,但景中带情。“舟摇”刻画出他的船正    逐浪起伏地向前划动,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飘泊之感。“帘招”描写出江边酒楼上悬    挂的酒帘正迎风飘摆,招徕顾客,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船    经过秋娘渡口和泰娘桥,风吹雨急,促人产生联想,作者急欲思归的感情更为浓烈。下片正    面写情,情中有景。末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仅是写景,也抒发了对年华消逝的感叹。    (4分。只要答出两首词中任何一处景与情的关系即可。每首1分。)

(2)李词中的“闲愁”是写作者的相思之苦和离愁之深,作者由自己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和离愁不是单方面的,彼此都在思念对方,表达了词人与丈夫离别后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而蒋词中的“春愁”有两层含意,其一,表达了作者飘泊在外而急欲思归的迫切心情;其二,抒发了光阴似水的人生感慨。第二层含意是第一层含意的深化。(4分。每首2分。)  

相关题目

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   A.植物的纤维素
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   A.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             B.动物的糖原和抗原 C.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           
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多,涉及乡级政权3
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多,涉及乡级政权35400多个,县级政权2800多个,将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并由新的一届县乡人
纳米材料的表面微粒数占微粒总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
纳米材料的表面微粒数占微粒总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纳米颗粒中粒子分布类似于硼镁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则这
(1)0.25 mol某固体A的质量是15 g,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1)0.25 mol某固体A的质量是15 g,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H2与气体A的质量之比是1∶8,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1年1月4日17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1年1月4日17时,寒潮冰雪灾害共造成江西、湖南、重庆、四川、贵州5省市383.3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5.8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阿尔伯提写道:“男人应该把对‘小事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阿尔伯提写道:“男人应该把对‘小事的操心’留给他们的妻子,以使自己能不受牵绊做一些‘有男子汉气概的、光荣的事业’。
已知a,b是不共线的向量,=λa+b,=a+μb (λ,μ∈R)那么A
已知a,b是不共线的向量,=λa+b,=a+μb (λ,μ∈R)那么A,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为(    ) A.λ+μ=2    B.λ-μ=1      C.λμ=-1     
若集合,则 A.                        B. C. 
若集合,则 A.                        B. C.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