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20)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时期

两宋

明 清

任官前出身

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

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材料三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三代(夏商周)官制的名称,并指出秦在任用官员方面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的图表,分析从唐宋到明清时期科举制有什么发展变化(4)?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4)

                                                                       

(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8)

                                                                      

答案

1实行世卿世禄制(世官制);秦国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不能世袭(成为职业官吏)。4分)

2)变化:来自士族、特权阶层的子弟减少;来自平民、寒素家庭子弟的比例不断增长(4分)           

        积极影响:科举制往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为贫寒阶层改变命运(处境)提供了更宽的途径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3)区别:明代科举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专用文体为八股文。(4分)

   影响:加强了专制皇权;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4分)

相关题目

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     ) A.以180°经线为
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愈来愈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
在100mL0.1mol•L﹣1铝铵矾[NH4Al(SO4)2•12H2O]的水溶液中,逐滴
在100mL0.1mol•L﹣1铝铵矾[NH4Al(SO4)2•12H2O]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Ba(OH)2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与Ba(OH)2溶液的体积曲线如图所示[已知Ba
.(2014·河南开封模拟)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
.(2014·河南开封模拟)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
At my heaviest I weighed 370 pounds. I had a very poor relationship with food:
At my heaviest I weighed 370 pounds. I had a very poor relationship with food: I used it to   16    bad feelings, to make myself feel better, and to celebrate. Worried about my health, I tried
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
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在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___▲___热的原理。(选填“吸”或“放”)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在中央安排的4万亿元投资中,有3 500亿元专门用于生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
已知曲线C:y=x3.(1)求曲线C上横坐标为1处的切线方程;(2)第(1)小
已知曲线C:y=x3.(1)求曲线C上横坐标为1处的切线方程;(2)第(1)小题中的切线与曲线C是否还有其他的公共点?

最新题目